修文縣大木村:點“綠”成金 260畝赤松茸進入采摘季
時值春夏之交,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260畝赤松茸陸續進入采摘季,每天近百名產業工人拎著籮筐,在林下基地采摘新鮮赤松茸。
松林底下,涼風習習,菌香四溢,一壟壟松針堆壘成的菌床上,頂著“小紅帽”的赤松茸正一團團、一簇簇探出頭來,展露白嫩的菌柄。

產業工人在林下基地采摘新鮮的赤松茸。姜繼恒攝
作為“國家森林鄉村”——六屯鎮大木村的鄉村振興產業之一,大木村赤松茸林下種植基地從2022年啟建,目前已有260畝規模。其中,企業與村集體合作種植的有150畝,村民自主種植的有110畝。據悉,大木村赤松茸出菇時間可從四月底持續到七月初,每天可采摘鮮菇15000斤左右。鮮菇分級銷售,一級菇批發價平均在15元左右,去年的最高銷售紀錄為25元一斤。??

赤松茸。姜繼恒攝
貴州鴻錦食用菌培育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杰說:“我們赤松茸畝產量能達到四至五千斤,批發價一級菇在15元左右,二級菇在10元左右,三級菇最低價一般也不低于5元。我們以空運的形式,銷往上海、成都、廣州等地。”

赤松茸基地。查姜維攝
今年,為進一步利用豐富的林地空間點“綠”成金,做大赤松茸產業“蛋糕”,助力鄉村振興,大木村在各級各部門支持下,建成占地面積2畝左右的冷庫。這兩天,不少產業工人正在冷庫當中對新鮮赤松茸進行分級分揀、打包、冷藏。
據悉,作為省、市、縣鄉村振興示范點,近年來,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著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探索“農文旅”融合之路。目前,全村種植水稻600畝,獼猴桃620畝,韭黃960畝,林下菌300余畝,蔬菜、中藥材等550畝,有效拓寬當地村民就業渠道。其中,赤松茸采收季節,基地和冷庫每天可解決180人左右的用工。

大木村。查姜維攝
大木村村民葉成龍說:“我每天在這里摘菌子,可以摘3個月左右,公司開100塊錢一天,還包一頓中午飯。早上八點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菌子摘完之后,我就到韭黃基地工作,那里一年到頭都有活兒干。”(姜繼恒、查姜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