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縣林業局高級工程師蔣福軍:爭當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蔣福軍同志,組織上決定由你擔任黎平縣林業產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重點抓好油茶產業,你要抓好落實。”
“我絕不辜負組織信任。”2022年4月,黎平縣委組織部的任前談話,對蔣福軍來說既是鼓勵,也是鞭策。
蔣福軍1997年從貴州省農學院(現貴州大學農學院)經濟林專業畢業,此后20多年一直與林業“交朋友”“打交道”。得益于對生態林業建設和管理的豐富經驗,2022年4月,作為高級工程師的蔣福軍被調到黎平縣林業產業技術服務中心擔任主任,重點負責持續推進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致力將油茶打造成百姓富生態美的支柱產業、致富產業和民心產業。
蔣福軍(左一)到黎平縣中潮鎮二望坡油茶基地指導油茶產業發展。
找準制約油茶發展“病根”
油茶產業是黎平特色林業產業“一縣一業”主導產業,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要想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掌握第一手資料。
調研,是蔣福軍找準“病根”的第一路徑。
“種植技術不及時跟進,產量有影響。”
“油茶地東一塊、西一塊,我們不好管理。”
“油茶種植沒補助,難買肥料呀!”
……
調研中,群眾就你一言我一語地向蔣福軍“開炮”。
面對群眾和茶農提的意見和建議,蔣福軍一一記錄,通過整理分析,找出了油茶產業種植用地難、資金投入難、技術服務跟不上、產業規模小等制約油茶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蔣福軍(左一)到黎平縣中潮鎮二望坡油茶基地指導油茶產業發展。
選準建強油茶發展“藥方”
“油茶發展需摒棄單打獨斗的傳統模式”
“既需政策引導,又要群眾主動作為”
“實施‘村推戶管’,有利于油茶產業發展”
雖是晚上的10點鐘,但在黎平縣林業局的會議室里,關于油茶發展的研討會開得正酣,蔣福軍每隔一段時間就組織召開座談會,尋求出路。
經過不斷的座談與論證,黎平縣試行油茶產業“村推戶管”改革,對于納入油茶產業基地建設的地塊,由林業部門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技術指導,由鄉鎮(街道)統一宣傳,由村級組織統一申報項目、統一組織實施、統一產銷對接,分戶管理改革發展模式。
在蔣福軍等同志的推動下,“村推戶管”改革被納入省級“一縣一試點”進行推廣,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革新建油茶種植1萬畝,累計帶動農戶1400余戶,預計投產后戶均實現增收4000元以上。
“村推戶管”改革獲得貴州省人民政府分管領導批示肯定。
蔣福軍到黎平縣中潮鎮二望坡油茶基地指導油茶產業發展。
看準油茶長遠發展“路子”
油茶種植的事解決了,蔣福軍把目光聚焦在如何擴大油茶成品的產量和質量上。
“我們企業缺乏技術指導”
“在科研資金上投入不足”
“產品銷路還打不開”
通過和企業座談,了解到油茶企業在開發產業上存在的困難。
蔣福軍一邊深入研讀國發〔2022〕2號、林改發〔2022〕130號文件等政策,一邊繼續就油茶產品開展調研。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積極對接,爭取到林業改革發展資金1650萬元,支持黎平侗鄉古韻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油茶產品生產龍頭企業。
“我們村現在油茶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形成了種植、加工、產品包裝、成品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黎平縣龍額鎮吉林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陸鵬麗激動地說。
春華秋實,黎平縣2022年油茶種植規模達41.2萬畝,年油茶籽產量達2.1萬噸,全縣油茶加工企業加工生產精煉茶油1000噸以上及茶皂素(皂素液)、有機肥等油茶副產品近萬噸,實現綜合產值8億元,油茶產業惠及林農達5.4萬戶以上,戶均增收達3500元以上,形成了“黔金果山茶油”“大歌山茶油”“貴香源山茶油”等一批在省內、國內叫得響的品牌,黎平油茶產業先后兩次獲得中央電視臺報道點贊。
建功新時代,油茶產業雖已顯成效,但蔣福軍還不滿足,他將在新征程上繼續昂首闊步,勇毅前行。(文/ 楊再新 圖/陸傳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