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石阡:中秋國慶假期 紅色游、非遺游升溫
中秋、國慶假期,不少游客走進紅色教育基地、萬壽宮、非遺博物館等場所,追尋紅色足跡、賞景采風,感受石阡的紅色和非遺文化,紅色游、非遺游持續升溫。
這個假期,紅色旅游景區成為許多人出行的首選目的地。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來到石阡緬懷革命先烈,體驗紅色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游客在困牛山戰斗遺址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楊文美攝
“到紅二·紅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來參觀,我知道了紅軍在石阡的英勇戰績,我覺得他們非常地厲害,這趟出行我覺得很有意義。”這次中秋國慶假期,石阡游客任宣好加深了對石阡紅色文化的認識。
筆者發現,國慶假期,紅色游主要以家庭為單位,帶孩子前往紅色旅游目的地,了解中國的紅色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成為新風尚。

游客在困牛山戰斗遺址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楊文美攝
石阡游客游曉鳴說:“一是讓孩子了解紅軍長征在石阡的光榮事跡,二是讓孩子從小接受紅色教育,端正他們的三觀。”
石阡擁有萬壽宮、禹王廟、府文廟、啟靈橋等古建筑。位于石阡縣城的明代古建筑萬壽宮,該宮工程宏偉、布局嚴謹、設計巧妙、構思奇特、做工精美,保存完好,極具建筑考究價值,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個假期,吸引了不少古建筑愛好者前來打卡學習。

游客在石阡非遺博物館參觀,了解石阡非遺文化 楊文美攝
“這座古城非常漂亮,依山傍水的,有千年古城的格局和風韻。古城里面的文廟、萬壽宮保存得都非常好,真的是一座寶藏古城,我今天在萬壽宮感受到古建筑文化的魅力,歡迎大家來石阡游玩,強烈推薦。”來自重慶的游客李盛虎對石阡古建筑贊嘆不已。
此外,石阡縣還擁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石阡說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仡佬毛龍節、石阡木偶戲、仡佬族民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仡佬敬雀節、印染工藝、石阡儺堂戲等,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85項。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不少游客前來,了解石阡非遺,品味非遺文化,感受文化熏陶。

游客在石阡縣萬壽宮參觀,拍照打卡。楊文美攝
目前,石阡縣堯上民族文化村、國榮樓上古寨等地也迎來了旅游新熱度。(圖/文 楊文美、范鳴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