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臺江翁腳村駐村第一書記李云:以實干實效助力鄉村發展

冬日時節,貴州省臺江縣方召鎮翁腳村里,2臺6.8米長的貨車緩緩開進。車里滿載的,是貴旅集團派駐翁腳村第一書記李云從集團各分子公司收集到的捐贈御寒物資。
李云(右)為村民送去保暖物資。貴旅集團供圖
李云是一名退伍軍人,2000年退伍后到貴州飯店工作。2023年6月,按照集團鄉村振興工作部署,作風過硬的李云接棒成為翁腳村駐村第一書記。
從企業管理到駐村幫扶,干什么,怎么干?面對集團黨委和村民的期盼,到達村里的李云迅速理清工作思路:發揮集團與自身優勢,以問題為導向,辦好群眾的急難愁盼事,促進村里產業發展。
李云(右)進村入戶宣傳政策。貴旅集團供圖
推進發展,了解村情是前提。為全面摸清村情寨貌,李云剛到村里,便放下行李,開始向村干部了解情況,開展入戶走訪,對全村560戶進行民情摸底工作。
走訪下來,李云了解到,2019年貴州酒店集團(現為貴旅集團)幫扶翁腳村后,先后組織完成了防洪堤、籃球場、消防管網、太陽能路燈、電商服務樓和紅軍橋等修建,幫助翁腳村發展了大蒜種植、紫蘇種植、養蜂等產業。“前期幫扶打下了良好基礎,要進一步查漏補缺,規劃下步發展。”李云說。
為村里興修基礎設施。貴旅集團供圖
持續用好“娘家”資源,是李云推進幫扶工作的重要抓手。翁腳村由兩村合并,合并后村委會食堂以及村民“民族團結食堂”出現設施不足現象。咋辦?李云主動發揮集團的資源優勢,協調價值近1.5萬元餐具及食堂窗簾,解決了問題。
圍繞食堂建設這類“關鍵小事”,李云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辦法先后協調集團公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萬元,各類捐贈物資約計10余萬元。消防池、文化長廊、河堤維護……一批批資金、物資進一步補齊了村里的基礎設施短板,為村里下一步發展產業創造條件。
幫扶工作不只要“輸血”更要“造血”。深知其中道理的李云制定計劃為村里錘煉一支作風過硬的村干部隊伍。駐村以來,李云發揮部隊里鍛煉出的優良作風與在貴州飯店工作中積累的管理經驗,帶領村干部隊伍干事創業。
李云(中)主持會議,討論村里發展。貴旅集團供圖
一方面,李云以身作則,在打造農家樂、建設風雨橋及文化長廊、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中沖鋒在前。另一方面,嚴管理、強激勵,他定期召開村“兩委”班子會,村組黨員干部、農民群眾、致富能手座談交流會,理順村“兩委”工作機制。“通過雙管齊下,目前,村里干部群眾的干事創業激情不斷增加。”李云說。
在深入的工作中,李云還更加深刻認識到教育在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中的重要、深遠作用。村里教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不少孩子還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條件也比較有限。面對村里的教育短板,李云時常向在貴陽烏當區實驗小學擔任教師的妻子請教。受丈夫感染,妻子朱慧有了與李云一并到村里開展教育幫扶的念頭。
李云的妻子到村里幫扶助教。貴旅集團供圖
2023年暑假后,經過實地了解探訪村里的教育條件后,妻子朱慧向組織提出申請,經同意后正式到翁腳村小學報到,成為一名支教老師。以此為契機,村里在村委會大樓里開設了自習室,課余時間,朱慧專門為孩子們提供課余輔導,通過教育和陪伴,幫助更多山里的孩子點亮夢想。
“從一個人到一家人,我們就是想盡所能、展所長,用更多實際行動,為村里的發展貢獻力量。”李云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