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理發店背后的真情流露

最近,位于貴州省龍里縣的攀陽理發店突然在網上有了熱度,問及熱度來源,店門口那醒目的“5元理發”招牌似乎能說明一切。
見到理發店老板楊翠云時,她正熟稔地給客人清理碎發,不足15平方米的店面內,還坐著另外幾位排隊的顧客。“無論男女老少,理發通通都只收5元,十多年了,我一直在她這里剪頭發。”店里的一位常客表示。
楊翠云為顧客理發。人民網記者 高華攝
不少熟客都知道,攀陽理發店原先不叫這個名字。2000年,楊翠云跟隨丈夫來到龍里縣城,因自己曾在上海學過理發,就萌生了開一家理發店的想法。“最初起名叫‘益民理發店’,成人理發收3元,孩子理發就收1元,開業沒多久就囤積了不少回頭客。”
益民理發,真的益民。2011年,隨著房租上漲,楊翠云將理發價格漲到了5元,但絲毫沒有影響理發店的生意,反而日漸紅火。楊翠云精湛的手藝和公道的價格成為了活招牌,備受老顧客的喜愛。
4年前,因老店房屋拆遷,楊翠云搬到了如今所在的四方井小區,并將店名改成了“攀陽理發店”。相較原先的臨街店鋪,現在的理發店有些背街,需要先走進小區,經過兩道門后才能找到。
楊翠云正在3為顧客修理頭發。人民網記者 高華攝
一開始,楊翠云還有些擔心搬店后是否會影響生意,但接下來的事情直接打消了她的疑慮。“才剛搬來一天,我就接到了十幾通電話,都是問我新店怎么走。新開張那一個月,我老公天天都要去外面十字路口接人。”楊翠云笑著提起剛搬家時的回憶。
家住龍里縣蓮花村的朱永發是理發店的常客,從家出發騎車十多公里,也要來楊翠云這兒理發。“老板人好、心也好,得知她搬店的消息,我第一時間就找到了新店位置。”朱永發說。
“人好心好”,這樣一句評價背后,源于楊翠云二十多年來始終如一的堅守。除了堅持5元理發不漲價以外,楊翠云時不時還會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顧客理發,只要是在龍里縣城范圍內,統統都只收5元。有時顧客打電話來請求楊翠云晚點下班,她就真等到晚上8點,直到顧客來為止。
理發店一隅。人民網記者 高華攝
當提及為何不漲價時,楊翠云那股爽朗的“勁兒”再次涌現,“這么多年了,早就把這些顧客當成自家朋友了,哪能去賺朋友的錢嘛。”顧客就是朋友,對于楊翠云來說,不是一句玩笑那么簡單,她能記住不少顧客的家庭住址,甚至有的顧客從剃胎毛開始一直到成年,都是在她這里理發。
把顧客當朋友,顧客亦是如此。在楊翠云的記憶中,有一件事讓她十分驕傲,“有一次我去附近村里吃酒,整個場子里有一半的人都認識我,這些老顧客過來跟我打招呼,那一瞬間,我就覺得這些年值咯!”
未來是否會漲價?楊翠云表示,只要自己干得動,她就會一直用這個價格干下去,在她今年的計劃里,還想招一個踏實肯干的徒弟,將“益民”理念傳承下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