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稅務:稅風潤茶企 合規葉長青

春山吐翠,茶壟疊浪。四月的茶園里,晨霧未散,頭戴斗笠的茶農已穿梭于茶壟之間,一挑一捻采摘嫩芽;制茶車間內,殺青機隆隆作響,青葉翻騰間清香四溢。正值采茶制茶旺季,丹寨縣稅務局以稅收宣傳月為契機,組織稅務干部深入茶園、車間一線,通過稅企面對面等方式,宣傳引導茶企業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為茶企發展注入“稅動力”。
送上“服務禮包”,助力文旅融合發展
丹寨縣樹立以茶葉為主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建立文旅提質融合的發展共識,將農產品、非遺、康養旅游等資源稟賦轉化為發展優勢。
凌云茶莊坐落于丹寨縣馬寨茶園,創新推出集茶園觀光、種植茶樹、采摘體驗、制茶工藝、茶道學習等內容于一體的“茶文化研學”項目,每天約150名來自省內外的游客在茶園游玩,研學項目獲得游客的一致好評。
研學團隊在丹寨縣龍泉鎮馬寨茶園體驗采茶。丹寨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丹寨縣稅務局組建“茶業稅費服務隊”,深入企業生產經營環節,搭建稅企直接對話平臺,梳理茶行業涉稅政策,編制《行業手冊》,聚焦政策理解不到位、流程不熟悉等問題“面對面”講解輔導,針對訴求問題“心貼心”紓困解難,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為地方茶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添磚加瓦”。
“進入開采期后,來我們茶莊體驗茶文化研學項目的游客絡繹不絕,稅務干部上門將‘大禮包’送到手中,還為我們輔導網上辦稅,節約了很多時間成本與學習成本,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丹寨縣凌云茶莊負責人李凌云說道。
搭上“紅利巴士”,盡享惠民利企政策
“我一般是早上采摘,大約可以采摘4斤-5斤,多勞多得,每天可以得100元左右。以前要到外面去打工,現在在自家門口就可以掙錢,真的很滿足。”茶葉采摘工趙女士高興地說道。
2025年稅收宣傳月期間,丹寨縣稅務局的稅務干部到茶園走訪,向茶農了解采茶情況與收入情況。高慧攝
丹寨縣設立“媽媽茶園”項目,建設面積1.25萬畝,覆蓋3鎮8村,累計為當地婦女提供就業1.5萬人次。通過“捐贈一畝茶園,幫助一戶貧困家庭”的方式,幫助困難婦女獲得就近就業機會,增加家庭穩定收入。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企業招用重點群體人員的,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扣減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7800元。”稅務干部為貴州丹寨小鎮茶業有限公司介紹稅費優惠政策。
丹寨縣稅務局通過與農業農村局、人社局等部門對接,建立協作機制,打破數據信息壁壘,充分掌握吸納重點群體企業。輔導企業及時享受稅收優惠,制定“重點群體紅利賬單”,把國家政策福利送到企業手上,激勵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掛上“信用招牌”,激活企業內在驅動
丹寨縣海拔高1000多米,這里的土壤富含硒、鋅微量元素,常年雨霧繚繞,茶樹無公害、無污染,成就了“丹寨云硒茶”“丹紅”“丹綠”等茶葉品牌。
信用是品牌的立身之本,企業良好的納稅信用有助于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有利于建立穩定合作關系,也有益于滿足企業融資需求,是企業的“真金白銀”。
2025年稅收宣傳月期間,丹寨縣稅務局的稅務干部到茶園走訪,向茶農了解采茶情況與收入情況。高慧攝
丹寨縣稅務局整理當地茶企近三年的納稅信用情況,有針對性開展信用培育提升工作,以“納稅信用評價是什么?為什么要重視納稅信用評價?如何提高或修復納稅信用評價等級?”為解題思路,引導企業合規經營、誠信自律,構建良好稅法遵從環境。
“2022年度我們公司的納稅信用等級為B級,稅務局的同志們為我們講解評價指標,幫助查找薄弱環節,指導優化辦稅行為,經過一系列的努力,2023年度我們成功被評為A級納稅人。”貴州小草茶業有限公司會計李浩宇感嘆,“A級納稅人的稱號,已成為我們企業的‘金字招牌’,讓我們贏得越來越多優質客戶的信賴和好評!”(丹寨縣稅務局 吳珊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