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湄潭支行:澆一捧金融“活水” 助力春茶香飄世界

古老農業依節氣安排農事,茶葉生產也是如此。明前茶因芽葉細嫩、香氣滋味物質豐富而品質優異,清明前后,湄潭縣的茶園步入了繁忙的采摘季。山間茶樹郁郁蔥蔥,茶香彌漫,生機盎然。茶農們肩背竹簍,趁著晴朗的天氣,忙碌地穿梭于茶壟之間。
湄潭茶園。
清晨,滿載乘客的公交車就已從湄潭縣城駛向茶山。采茶工人們來到湄潭縣馬山鎮茶園,寧靜的茶園中,采茶的窸窣聲格外明顯。晨曦中,點綴著露珠的芽尖,被茶農們精準地掐下,輕輕落入簍中,構成了一幅充滿活力的春茶豐收景象。正在采茶的張女士,她邊摘茶葉邊說:“每年春天都來采茶。一年能做兩三季,每個月能掙兩三千元,在家門口干活挺知足的。”下午三四點,采茶工人們陸續到稱重處排隊,先篩選嫩芽,再進行稱重,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今天的收入,而采摘的嫩芽隨即送到了貴州湄潭越崎茶業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
走進車間,一股濃郁的茶香撲面而來。嫩綠的芽頭經過攤晾、殺青、揉捻、提香等一道道工序變成香茗。“春茶已經采摘得差不多了,這幾天工人都在加班加點制茶,客商都催著要貨!”湄潭縣越崎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經理說道,今年茶葉品質很好,產量同比有所提高。產量高,用工量也大,季節性用工高峰時超200人。貴州湄潭越崎茶業有限公司入駐馬山創業園已經6年,主要收購馬山鎮周邊茶農的茶青進行加工。
曾經理說:“800多畝茶園,涉及300多位茶農受益。每年在茶園投入的人工、農資肥料和茶青收購所需資金就要300多萬元。”正值茶青采摘、收購季節,急需資金,于是曾經理便撥通了湄潭工行客戶經理的電話,向工行提出了續貸。“去年在工行辦理的這款‘種植e貸’,貸款到期后還能辦理續貸,不僅減少了我們企業的融資成本,更保障了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曾經理介紹。
湄潭縣越崎茶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致力于打響湄潭茶葉品牌。目前,已擁有現代化名優紅茶、綠茶精制生產線4條,年產量600余噸,產品遠銷廣東、北京、上海、安徽、山東等省市。2019年,公司成功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以口感順滑綿純、持久回甘的紅茶為主要產品進行出口貿易,先后出口茶葉200多噸,逐步打開了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銷售市場。
俗話說:“神仙難過二三月。”而在湄潭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二三月卻是豐收的季節,是可喜的季節,萬千茶農、茶企依靠60萬畝生態茶園實現了增收夢。
遵義湄潭縣匯恒達茶業進出口有限公司作為當地一家從事茶葉出口貿易的企業,背靠湄潭的生態茶園,轉型出口后迅速打開了市場。其生產的茶葉需要春茶、夏茶、秋茶等大半年的時間來進行拼配。今年也在工行遵義湄潭支行申請辦理了續貸,300萬元資金正在全力支持企業的經營運轉。據匯恒達茶業公司財務負責人介紹:“我們公司主要出口綠茶,銷往烏茲別克斯坦、摩洛哥等國家,去年的銷售額超過500萬元人民幣,截至目前銷售額達到了100萬元。”
春茶生產,品質為上。在消費升級和數字化浪潮的雙重驅動下,湄潭茶企嚴格把握采摘源頭,運用全自動化茶葉生產線,保證了茶葉品質的穩定性。與此同時,工行遵義湄潭支行也運用金融之力,助力湄潭茶企實現從茶葉品質與市場雙升級。(文/圖 向一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