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推進水資源稅改革助力綠色轉型
貴州是長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17.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697條河流縱橫交織奔騰流淌。國家稅務總局貴州省稅務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發揮稅收杠桿調節作用,推進水資源稅改革落地見效,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安全利用,助推貴州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據統計,自2024年12月1日水資源稅改革以來,貴州已有4091戶納稅人申報水資源稅,累計入庫水資源稅1.6億元,征收管理持續規范,節水意識持續增強,用水結構持續優化,改革效應逐步顯現。
數據賦能 協同共治推進改革
水資源稅改革涉及多個部門,如何有效凝聚合力提升征管效能?為此,貴州省稅務部門主動作為、積極溝通,協同財政、水利、發改等11個部門,共商改革協作事宜,為高效推進水資源稅改革提供堅實保障。
為破解水資源稅信息數據不對稱的管理難題,貴州省稅務部門與水利部門建立縱向聯動協作機制,逐步完善“稅務+水利”聯合管稅模式。依托水資源稅信息外部數據交換平臺,實時共享取水許可證、違法取用水處罰文書,并提請復核辦理、數據復核查詢等,提升水資源稅綜合管理質效。
畢節市稅務局整合水務部門取水數據、稅務申報數據等5大類45項信息,按流域網格單元建立“三級風險預警模型”,對申報數據開展比對,向納稅人推送“網格專屬風險提示”,強化動態監管。
在數據比對中,畢節市七星關區稅務局發現畢節某飲品有限責任公司申報一季度取用水量為0,通過水資源稅信息外部數據交換平臺提請同級水務部門進行復核,發現該公司實際取水量為1347立方米,及時進行預警,并輔導納稅人進行更正申報。
據介紹,貴州省稅務部門通過“數據賦能+政策引導”,定期比對預警“有許可無登記”“有取水無申報”“超許可量取水”三類異常行為,防控水資源稅管理風險。截至2025年一季度,已實時共享水務部門核發的取水許可證10,866戶,提請數據復核260戶。
精準引導 鼓勵企業主動節水
水資源稅實行從量計征,設置差別稅額,企業的水資源稅負將與其用水量、用水效率直接掛鉤。“水資源稅改革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制度創新,倒逼企業更加注重節約用水,轉變用水方式,優化用水結構,持續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貴州省稅務局資源和環境稅處處長謝學剛表示。
貴州北極熊實業有限公司依托貴陽市花溪區尖山村長壽泉水源地水質優越、儲量豐富的特點,深耕飲用水行業多年,從一瓶“薄荷水”成長為“多彩貴州水”。在稅收杠桿調節作用下,企業主動加強節水改造和技術創新,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據介紹,該公司將節水理念深度融入生產全鏈條,主動引入物聯網監控系統、低流量閥和高壓沖洗水回收裝置,在水源過濾、反滲透系統、氧化塔等環節改良升級,通過清洗水循環利用、灌裝閥回流水回收再儲存、未使用成品水回收再凈化等節水技術,每日節水超過45立方米,綜合用水效率提升超過10%,節水比例提升5%以上,通過產出成品過濾的水還可用于沖洗空桶及高低壓機。改良升級后的2條桶裝水生產線產量從每小時1200桶提升至每小時3000桶,每日總產量約600噸。
“水資源稅改革讓我們看清了‘節水即增效’的硬道理!改革后2025年第一季度水資源稅同比減少了1.4萬元。”貴州北極熊實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梁麗筑表示,投資生產線改造及循環用水技術升級,實現了“節水”即“節稅”的雙向奔赴。
正向激勵 釋放綠色稅收效能
2025年3月,貴州省水利廳、貴州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貴州省稅務局聯合發布工業企業2024年度用水效率達到國家用水定額先進值的納稅人名單,貴州鵬昇(集團)紙業有限責任公司、中電(普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農夫山泉(貴州)武陵山飲料有限公司入選。
根據規定,國家用水定額先進值的納稅人可以減征本年度20%水資源稅。“經初步估算,公司可享受減免水資源稅超15萬元。我們將把這筆資金直接投入到節水設備的升級改造中,助力企業綠色發展再上新臺階。”中電(普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財務人員楊濤表示。
據介紹,水資源稅改革實施以來,貴州省稅務部門采取“點面結合”方式加強宣傳輔導,實地走訪納稅人1935戶,“面對面”講清講透改革背景、政策要點等,助力企業算好“綠色賬”“節水賬”。同時,持續深化“政策找人”機制,充分利用電子稅務局、征納互動等平臺,精準推送政策解讀及常見問題答疑,激發企業節約用水內生動力。
貴州因“山”而特,因“水”而美,水資源是貴州發展極其寶貴的資源、極具特色的品牌。下一步,貴州省稅務局將優化跨部門協作機制,提升稅收治理效能,以“每一滴水都承載生態責任”的擔當,為水資源節約集約安全利用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稅務力量。(胡斌、王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