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銀行:金融活水助力從江“小粽子”香飄兩廣

端午前夕,從江縣食品產業園內,貴州侗鄉富潤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片繁忙。工人們正將一箱箱印有“從江香粽”標識的禮盒裝車,包裝上侗族鼓樓、梯田等文化元素,凸顯地域特色,這批承載著苗侗風味的特色粽子即將發往廣東、廣西等地。“貴州銀行的貸款到賬及時,我們才能在端午黃金期順利擴產,讓‘山里的味道’走出大山。”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作為“黎從榕”地區首家標準化粽子生產企業,富潤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從江縣“一藥三香”特色資源,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香禾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從江香豬為核心原料,開發出具有地域文化標識的粽子產品。然而,今年3月,企業卻因資金回籠問題陷入兩難:一方面需在端午前完成20萬個粽子訂單生產,另一方面急需采購原料、支付人工費用等,流動資金缺口達30萬元。
圖為富潤食品色生產車間。
這一難題的化解,源于貴州銀行從江支行“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的深入推進。3月底,支行客戶經理在走訪中了解到企業困境后,迅速啟動專項服務,結合企業“短、頻、急”的資金需求特點,量身定制融資方案,48小時內即完成首筆30萬元貸款審批發放。5月16日,由于企業訂單激增,原有資金已無法滿足生產需求,支行又緊急新增2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從企業需求發出到收集資料放款僅用1個工作日便完成,為企業搶抓生產窗口期贏得了寶貴時間。
資金到位后,富潤食品有限公司迅速投入生產。企業新建的日均產5000個粽子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截至5月26日,已生產粽子15萬個。從原料篩選到成品出廠,歷經8道嚴密工序:采用本地香禾糯經三次淘洗,與從江香豬按黃金比例搭配,經真空包裝、高溫蒸煮后,獨創的二次風干工藝確保粽葉清香持久,企業特別引入高溫高壓殺菌設備,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同時,產品保質期延長至180天。目前,企業不僅在從江縣內銷售,還與黔東南州內多家企業建立穩定供銷關系,更通過“線上直播+線下銷售”雙輪驅動,利用短視頻平臺開展“云品鑒”活動,將市場半徑從黔東南州延伸至兩廣地區,預計今年端午季銷售收入將突破180萬元。
貴州銀行從江支行負責人表示,“隨著‘黔貨出山’戰略深入推進,支行將繼續聚焦從江縣‘一藥三香’特色產業,通過‘走訪摸排需求——匹配專屬產品——跟蹤服務落地’閉環服務,助力企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目前,從江支行已累計為縣域內17家農特產品加工企業提供信貸支持超2150萬元。
圖為“從江香粽”禮盒包裝。
富潤食品有限公司的成長軌跡,是貴州銀行服務地方特色產業的縮影。作為微型民營企業,其發展不僅帶動20余名本地群眾就業,更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與周邊村鎮簽訂香禾糯、香豬定向收購協議,企業負責人廖剛表示,“從生產到銷售,銀行的全流程服務讓我們專注品質提升。今年預計消耗本地香禾糯4萬斤、香豬0.8萬斤,真正實現‘賣全國’帶‘富一方’,間接促進300余戶農戶增收。”
通過持續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從江支行組建2支專業金融服務團隊深入縣內各大產業園區,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通過“三個精準”助推服務提檔升級:精準對接產品開發企業、精準匹配農業產業鏈金融需求、精準設計生產經營貸款方案,助力更多“小而美”的本土企業突破發展瓶頸。
金融活水讓“小粽子”潤澤了鄉村振興“大產業”。在粽葉飄香的時節,苗鄉侗寨的車間里,標準化生產線正將綿延千年的農耕智慧轉化為市場認可的品牌價值。下一步,貴州銀行從江支行將以更務實的行動詮釋“金融為民”初心,讓更多“黔貨”走出深山,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動能。 (文/圖 楊國志、張恒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