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新”視界丨“無人機+”深度融合!貴陽高新區企業以低空遙感網構建“空天地”感知生態
在不久前召開的“新質領航·空天賦能”2025年貴州產業融合發展云平臺應用推廣培訓交流會上,貴陽高新區企業貴州北斗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斗空間)圍繞無人機遙感網技術體系及應用案例,現場進行了低空無人機遙感網體系實景展演。
無人機遙感網是遙感、地理信息、物聯網、AI、大數據與無人機的創新融合,是數字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以無人機智能基站為載體,以低空地理智能算法為核心,集成多型號無人機、多功能傳感器和機載AI計算模塊,構建空地協同的組網模式,可面向農林環保、國土資源、能源化工等諸多領域開展對地觀測獲取遙感信息,實現對高精度、高頻次、全自動和立體化監測,與衛星遙感網、地面傳感網共同構成“天空地”一體化的智能感知體系。
“當前,國家大力推動低空經濟集群發展,那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北斗空間已在北斗物聯和地理空間智能上深耕多年,而低空無人機遙感網恰是‘無人機+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物聯網+大數據’的融合創新,能極大地促進多個領域的創新與發展。我們以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智能基站為載體,以地理空間智能技術為核心,集成多功能傳感器和機載AI邊緣計算模塊,構建了一個全空間GIS框架下空地一體、云邊協同的跨行業解決方案。”北斗空間董事長崔亮表示,目前北斗空間在無人機遙感網已建立起基于“一平臺、一底座、一張網”為核心的技術架構。
“在無人機應用最為頻繁的巡檢、測繪等領域,低空無人機遙感網應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能源巡檢領域為例,低空遙感網借助無人機的靈活性和高效性,能夠實時監測設備狀態,及時發現潛在故障,從而保障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顯著降低巡檢成本與風險。”崔亮表示,北斗物聯與低空遙感網的深度融合,能為能源、安防、生態等多個行業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和決策支持。
前期,北斗空間已為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科拉水光互補電站項目打造了綠色能源工程項目空天地全周期一體化服務平臺。平臺采用天空地一體化融合技術,將衛星綜合應用、無人機技術及對地觀測和地面物聯感知融為一體,構建統一的大數據資源體系,實現了全站信息數字化,有效減輕了該項目高海拔光伏電站的運維壓力,減少了安全風險。
“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雙向奔赴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技術的每一次迭代都在回應時代的提問。在‘低空經濟’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背景下,北斗空間將持續以北斗物聯為支點,讓無人機遙感網持續深度融入農業、能源、城市安全等領域,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智能感知生態,為低空經濟賦能千行百業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崔亮說。(王軒禹)
來源:貴陽市高新區官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