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威寧:大棚蔬菜“蔬”寫鄉村振興新答卷
2025年07月01日16:59 |
仲夏時節,貴州省威寧自治縣草海鎮貴州鮮之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溫室蔬菜大棚內,一串串紅彤彤的西紅柿和翠綠的螺絲椒掛滿枝頭,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從大棚內剛采摘回來的西紅柿。
務工群眾穿梭其間,熟練地采摘、搬運、分揀、裝袋,每日有10多噸新鮮蔬菜從這里運往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市場,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一月份移栽的70畝西紅柿,如今已全部成熟上市,畝產量在1萬至1.2萬斤左右,預計總產量能達到400噸左右,銷售價格每斤在2.3至2.5元。30畝螺絲椒更是給力,采收期能持續到年底,畝產量在1.5至1.8萬斤左右,每斤能賣到3.5元。”貴州鮮之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易麗介紹說,基地采用無公害生態栽培模式,從選種到病蟲害防治全程嚴格把控,確保產品品質。

務工工人正在廠里內分揀剛采摘回來的螺絲椒。
豐收的果實不僅裝滿了菜籃子,更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基地每日吸納80余名周邊村民務工,人均日薪超100元。“在家門口上班,每月能掙3000多元,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正在采摘辣椒的村民卯升彩笑得合不攏嘴。管理人員趙德榮也感慨道:“參與大棚管理每月有4000元收入,工作穩定又能為家鄉發展出力,特別有成就感。”

務工工人正在基地廠房內進行西紅柿分揀。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優選品種、提升品質、拓展銷路,把溫室大棚反季節蔬菜產業做大做強,讓它成為帶動一方百姓增收的‘金產業’,書寫鄉村振興新答卷。”易麗望著連片的大棚信心滿懷。

務工工人正在溫室大棚里采摘西紅柿。
隨著冷鏈物流體系的完善和銷售渠道的拓展,草海鎮的優質蔬菜正跨越山海,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消費者的美味佳肴,鋪就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文/圖 羅喜貴、李玉琴)

務工人員正在溫室大棚里采摘西紅柿。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