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烏當稅務:稅惠春風助力暑期旅游市場持續升溫

稅惠春風助力暑期旅游市場持續升溫。
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國家稅務總局貴陽市烏當區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月為抓手,推出一系列精準服務舉措,為露營游、民宿經濟、農旅融合等新業態旅游注入“稅動力”,助力暑期旅游市場持續升溫。
精準滴灌露營經濟“向陽而生”
近年來,露營游以其親近自然、靈活自由的特點成為暑期旅游的熱門選擇。為支持露營基地及相關配套產業發展,烏當區稅務局組建“青年先鋒隊”為露營企業送政策上門,宣傳講解免征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等便利辦稅舉措,開展“一對一”政策輔導。“最近才接到一個80余人的公司團建活動,稅務部門主動上門服務為我們送政策、講操作,真是瞌睡遇到枕頭” 烏當區水田鎮山嶼駐地露營基地的負責人高興地說道。據了解,水田鎮羅莊村有4家露營燒烤基地,周末日均接待量為500-700人,節假日高達800人,而山嶼駐地作為其中最大的露營基地已經開業四年了,數據顯示,烏當區露營產業新增發票開具量也在逐年增長,市場活力持續迸發。
暖心護航民宿產業“枝繁葉茂”
北緯26度的天然饋贈,賦予了烏當區得天獨厚的避暑優勢,這里平均氣溫23℃,夏季相對濕度76%,氣候涼爽宜人,生態環境優美,已然成為避暑納涼的絕佳勝地。而特色民宿成為文旅產業的發力點,以羊昌鎮為例,去年全鎮接待避暑游客6247人次,實現增收2000余萬元,省外游客占比達94%,回頭客占比達51%,避暑旅居產業發展成果斐然。為更好的推動閑置農房升級轉型為特色民宿,烏當區稅務局緊扣“高效辦成一件事”目標,簡化企業開辦與注銷流程,新辦企業通過“一套資料、一窗受理”半小時內完成全流程,注銷企業實行“承諾制”容缺辦理,15個工作日內補齊資料即可辦結,提速注銷效率。同時,深化銀稅互動,今年以來,幫助429戶企業獲得信用貸款21465余萬元,有效緩解民宿改造融資難題。截至今年5月,羊昌鎮已有180余戶避暑旅居農房,2000余間客房、3000余張床位。
農旅融合鄉村旅游“錦繡生輝”
進入夏季,蟬鳴漸起,阿栗村水泥路兩旁的山坡上,一片片青翠的楊梅林里掛滿了誘人的紅色果實,果農們腰上別著竹簍,穿行在楊梅林中采摘楊梅。“最近雨季,我們正忙著搶收楊梅”,烏當區阿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唐友梅介紹到,阿栗村楊梅采摘周期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中下旬,采摘量在三百萬到四百萬斤。據了解,阿栗村從1997年開始種植“荸薺”和“東魁”楊梅,通過不斷優化種植方式,目前種植面積已達7000余畝,產業覆蓋全村1700余戶村民,帶動村民增收超千萬元。依托楊梅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不斷推進農旅深度融合發展,舉辦楊梅文化節,吸引游客前來體驗當地民風民俗及楊梅采摘活動,據統計,阿栗村去年接待游客逾2000人。針對農業產業經營者分散、辦稅能力弱的地點,烏當區稅務局以數字化轉型為核心驅動力,以“便捷、高效、貼心”為宗旨,編制《食品制造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合集》,在村寨、大學、社區服務中心等地方周圍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站,并將一刻鐘便民服務站融入政務服務中心打造的7×24小時政務服務站,進一步填補服務盲區。深化“非接觸式”辦稅,通過“征納互動”遠程輔導中心,提供“屏對屏”實時指導,今年以來,征納互動服務總量達182425戶次,智能互動服務量達11643次,人工互動服務量達3362次,留言互動辦結183條。
以自然生態美景為基礎、以本土文化品牌為特色、以體驗產品為賣點、以產業融合發展為目標,烏當區正以推動旅游+農業、旅游+戶外、旅游+康養等項目,加強“農文商旅”融合拓展產業,推動旅游產業提檔升級。而烏當區稅務局將持續完善旅游行業稅收服務舉措,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為暑期旅游經濟保駕護航。(文/圖 朱志剛 劉夢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