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息烽:交郵融合成為“家門口的便利”

近日,在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鹿窩鎮楊寨村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內,村民雷宏拿著剛收到的包裹,笑著說:“以前網購農資得到鎮上取,現在貨車直接送到家門口,省心省時又省力。”這份“家門口的便利”,是息烽縣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生動縮影,也是該縣深化作風建設、惠及民生的務實之舉。
青山苗族鄉綠化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店主正在整理快遞。
如今,在息烽縣64個行政村,村民無需額外花費,在家門口就能輕松收取快遞。一件件包裹沿著新織就的農村客貨郵服務網絡,穩穩“流”進千家萬戶,“走”向廣闊市場。這一變化,得益于息烽縣交通運輸領域聚焦農村物流痛點,以“場站共享、服務同網、貨運集中、信息互通”為目標,構建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有效打通了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
走進息烽縣城柿花坪的縣級寄遞物流倉儲分揀中心,智能化分揀設備高效運轉,快遞包裹被精準推送至對應行政村的格口。“目前可覆蓋35個村,每日分揀能力超5萬件,兩小時內完成分揀配送。”貴州瑞農通村村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鄒武介紹,中心整合了中通、申通、韻達、極兔等快遞企業資源,推行“統倉共配”模式,實現“下行快件當日達,上行快件當日寄”。
息烽縣寄遞物流倉儲分揀中心車間,工作人員正在作業。
為進一步提升效率,息烽縣正依托縣客運站新建1個縣級寄遞物流倉儲分揀中心,配備自動化智能分揀設備和標準化載具。建成后,分揀范圍將覆蓋全縣161個行政村,讓快遞進村實現全覆蓋。
針對縣內農村物流難題,息烽縣創新盤活客運班線和公交運力資源,由客運車輛“捎帶”快遞進村。目前,已投入30臺7至9座定制客貨運車輛,覆蓋溫泉鎮、流長鎮、九莊鎮,逐步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在青山苗族鄉綠化村,村民陳啟富的小店掛上了“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標牌。“免費幫鄉親們存快遞,小店人氣旺了,收入也增加了,還能幫到鄰里,心里高興!”陳啟富笑著說。村民余廷萬也說:“以前取快遞得看天氣,現在直接送到村里!”
新建的縣級寄遞物流倉儲分揀中心正在加速推進。
據了解,息烽縣按照“一村一站”原則,利用小賣部、村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改造升級,統一標識標牌,明晰服務職責,預計今年8月,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將增至161個,實現建制村全覆蓋。對于快遞量大的村莊,還將安裝智能快遞柜,方便村民24小時自助取件。
截至目前,息烽縣已建或正在建設縣級寄遞物流倉儲分揀中心2個、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3個、村級服務站64個,日均下行快遞3.5萬件,上行1.5萬件。“客貨郵融合解決了農村物流難題,是便民利民的好事。”縣公路運輸管理局客貨運事務科負責人丁曉旺表示。
一件件快遞翻山越嶺,沿著一條條農村公路送到廣大農村群眾手中,送來的不僅是群眾的包裹,更是群眾的所需所盼和為民造福的好事實事。(圖/文 楊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