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稅務:稅惠助夏收 果農添動力

地處北緯25°的黔西南,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與豐饒的水土,發展起來了一方果香四溢的“甜蜜”經濟。蜂糖李帶來甜蜜暴擊、紅潤桃子綴滿枝頭、圓潤的藍莓掛滿枝頭,漫山的時令鮮果點亮了青山翠谷,處處彌漫著成熟果實的芬芳。為助力夏日水果搶占市場,黔西南州稅務系統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聚焦林果產業發展需求,用政策紅利的“精準滴灌”和稅費服務的“呵護滋養”,惠農、助農、興農。
在貞豐縣魯容鄉納臘村500畝蜂糖李迎來豐收,金黃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果農們忙著采摘、分揀、裝箱,將這份“甜蜜”送往千家萬戶。
“以前我們只知道埋頭種李子,對稅收政策了解得很少。稅務局工作人員主動到村里來宣傳,讓我們了解到自己種來賣的李子不僅不用交稅,村里發展農產品加工、銷售還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我們發展李子產業更有信心了。”魯容鄉納臘村果農羅仕凱高興地說。
同樣在晴隆縣光照鎮蜂糖李種植基地也呈現一片豐收景象。在這片面積超千畝的果林里,飽滿的蜂糖李把樹枝都壓彎了,在陽光下泛著金黃誘人的光澤。果農們在果樹間來回穿梭,嫻熟地采摘、分揀、裝箱。在晴隆驕陽農業綜合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驕陽農業”)廠房內的工人們正有序分揀和打包,處處都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公司種植蜂糖李3000畝,掛果數量1500畝,畝產量可達1000斤左右,預計今年年產值約4500萬元。”驕陽農業負責人舒立姣介紹道。
據悉,驕陽農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依托“線上電商銷售+線下合作簽約”形式,帶動了鄉鎮周邊500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20余戶農戶穩定就業,每戶收入約提高2300元,蜂糖李正為當地村民開辟出一條增收致富的路子。
在光照鎮蜂糖李收購現場,晴隆縣稅務局“稅惠助農小分隊”正在向果農、農企講解農產品銷售免稅政策,輔導開具電子發票。“今年果園里的蜂糖李很快就被客戶預訂完了,收入預計有500萬元左右,但是一張發票卻讓我犯起了難。”好銷量讓當地的蜂糖李種植大戶王冬梅遇上了開票難題,“多虧稅務干部現場‘手把手’教我從手機APP開具電子發票,既高效又便捷。”
走進興仁市潘家莊鎮雞場坪村貴州福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藍莓生態園,一顆顆飽滿的藍莓掛滿枝頭。
“今年我們的藍莓品質好、口感甜,剛上市就供不應求。”該生態園負責人令狐云將飽滿的藍莓輕輕放進包裝盒,眼角滿是笑意:“產量比去年增加了20%,靠著游客采摘和批發雙渠道,預計收入能超過100萬元!”
“我們的種植面積已超過1000畝。藍莓不僅熱銷本地,還通過網絡直播‘飛出’大山,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逢采摘旺季,能為周邊鄉親提供4000-6000人次的季節性務工機會,有效帶動了家門口就業增收。”令狐云說道,“國家的好政策是實打實的助力,尤其是稅惠政策,今年以來我們累計享受了20多萬元的稅收優惠,這讓我們信心倍增,發展的勁頭也更足了。”
在興義市頂效街道綠化村萬畝桃園,飽滿紅潤的艷紅桃掛滿枝頭,果農們正忙碌采收。憑借個大味甜、清脆爽口的特點,艷紅桃深受貴陽、昆明、重慶等地客商青睞。
綠化村發展桃產業逾三十年,全村現有桃園約8000畝,年產優質桃150多萬斤,預計年產值600萬元,帶動500余戶村民增收,戶均年增收超兩萬元。
該村村支書龍致會介紹:“稅務部門的精準服務功不可沒,稅務干部將稅費優惠政策和服務送上門,耐心輔導我們掌握線上發票申領、開具等業務。如今種植戶用手機就能辦稅,稅務人員還能遠程視頻指導,省去了往返城區的奔波,這‘送上門’的貼心服務,實實在在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讓大家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了。”
圍繞李子、藍莓、桃子等林果產業發展需求,黔西南稅務系統依托鄉村振興“微稅站”,組建“稅惠助農小分隊”深入種植基地、企業廠房開展政策輔導,針對村集體經濟組織在種植、銷售等環節遇到的涉稅問題,提供從發票開具、納稅申報到風險預警、政策解讀“一站式”服務,助力鄉村特色產業發展。
黔西南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以稅惠農,聚焦特色水果種植企業及農戶需求,優化提升稅費服務,推動涉農稅費優惠政策落實落地,以稅惠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國家稅務總局黔西南州稅務局 劉湘、楊書琪、謝昌明、羅春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