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齊聚貴陽 探討農業科技創新發展

7月25日,中國農業科技管理研究會農業科技政策與體制機制研究工作委員會2025年年會暨科技賦能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召開。會上,與會專家圍繞“科技賦能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有關主題展開積極探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表示,基礎研究和技術突破引領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生物育種已成為提升國家農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要把握發展機遇,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實現種業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支撐農業強國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工程院院士喻景權認為,發展特色產業是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是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的重要舉措;抓質量抓品牌是助力特色產業實現高質高效的有效途徑。要持續發展特色產業,支撐鄉村振興。
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提出,創制綠色農藥是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發展原創性靶標與創制綠色農藥是建設農業科技強國、保障糧食安全的戰略舉措。要以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為引領,推進多學科協同,深入推進農藥減量增效,加快農藥科技創新。
農科院是農業科技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發揮農科院作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李高陽分享了湖南“大農科院”改革成效。在他看來,進一步整合政策、資金、人才、平臺等優勢資源,有助于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引領和支撐農業產業創新發展。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開昌在分享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改革發展實踐經驗時說,筑牢科研根基、優化科研組織模式、強化成果落地轉化等精致化管理實踐,取得顯著成效,有助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農業新質生產力“新”在何處,“質”向何方?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洪武提出,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要注重綠色低碳技術分類與創新應用、要加快數字技術創新與應用、要加快智能裝備與冷鏈加工物流技術研發與應用等技術領域創新、要加強美麗農產品與美好生活體驗新業態創新應用、要加強綠色低碳景觀種養結構與應用模式創新。
農產品加工業是提升農業附加值、構建農業全產業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鄉村產業。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加工所副所長余元善分享了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經驗。他認為,要持續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助力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山地農業如何發展?貴州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洪亮以貴州因地制宜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經驗指出,將進一步聚焦山地農業比較優勢,找準農業科技創新主攻方向,主攻區域性、特色性農業科技問題。加快推進山地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為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同時,將進一步聯合國內其他山地省份,創新山地農業科技創新機制,解決山地重大共性農業科技問題,服務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