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企業何以“新”?
——貴陽高新區貴州科學城推動高質量發展見聞

正是產銷旺季,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線運行有條不紊。公司行政經理彭紹波算了一筆賬:投入自主設計的智能產線后,每分鐘下線近300件汽車二極管,較傳統生產模式產量增長58%、優品率提升33%?!叭缃瘢略O備與新工藝從生產線拓展到倉庫、運輸等環節,企業加快提質增效。”
貴州雅光電子生產車間一角。人民網 龍章榆攝
貴陽高新區是貴州首家國家級高新區,是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和人才特區。夏日時節,走進貴陽高新區,探訪貴州科學城,當地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動能集聚、新業態涌現、新產業壯大,一派蓬勃景象。
數字賦能,激發出全新應用場景。
走進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中心,演示大屏里的“39AI全科醫生”根據用戶提出的身體健康問題,有序提出成因、表現與處理方式,并給出繼續線上診療的入口?!斑@套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的醫療健康領域人工智能產品,可提供健康咨詢、醫學問答、治療方案及藥品使用建議等?!惫究偛弥砝钚Ψ舱f。
群眾使用“39AI全科醫生”咨詢健康問題。人民網 龍章榆攝
近年來,貴陽朗瑪信息通過大語言模型進行數據訓練,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健康人工智能產品“39AI全科醫生”,成為國內首批通過國家備案的醫學大模型。
目前,聚焦社會需求,該產品已發展出兩個版本。李笑凡介紹,一個版本面向老百姓幫助解決日常的健康和醫療問題。另一個版本面向醫院,已覆蓋全國多家三甲醫院和貴陽市180余家基層醫療機構,活躍1600余位醫生,以大模型服務基層臨床輔助診斷。
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催生新興賽道。
數據標注是給文本、語音、圖片、視頻等數據“打標簽”,讓機器能更好識別和學習數據,是人工智能“基礎工程”。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數據標注行業迎來增長。
世紀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建州介紹,作為貴陽高新區本土孵化成長企業,搶抓市場機遇發展數據標注產業,目前數據標注師超2000人。
世紀恒通數據標注平臺一角。黃勇攝
“基礎工程”不只要變大,還要變強。李建州說,當前公司正在構造“標注師+標注平臺+標注作業基地”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手段對數據標注場景進行賦能,推動數據標準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知識型、專業型和高端型升級。”
機制的創新,源源不斷激發出新動能。
前兩年,貴州醫科大學副教授、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處經營管理科科長陳麗娜發現醫院專家手中一項專利技術具有很大潛力。經和專家、市場方多次對接后,該項“腦血管介入手術模擬系統”技術,通過“技術股+現金股”形式,成功組建一家科技企業,填補了貴州省內該領域器械制造空白。
7月18日,在貴州科學城舉辦的首屆貴州省技術經理人大賽上,陳麗娜的這項案例斬獲一等獎。這是貴州科學城創新科研成果轉化機制獲得的成果之一。
貴州科學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系列活動現場。人民網 龍章榆攝
成立技術交易市場、舉辦技術經理人實操培訓及沙龍活動、開展貴州省技術經理人大賽……近年來,貴州科學城創新聯動貴陽轄區內大數據科創城、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四城”協同發力,以“技術經理人”為重要抓手,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從科研院所走向企業、從實驗室躍上生產線。
貴州省技術轉移中心總經理趙斌舉例:目前交易市場已入駐服務機構68家,挖掘成果500余項;技術經理人團隊累計服務企業195家,其中技術需求218項;今年以來,貴州技術交易市場共培養技術經理人541名。
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有助于新質生產力發展?!巴ㄟ^創新科研成果轉化機制,推動更多成果落地、產業升級,持續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壁w斌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