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清鎮:優化“微服務” “醫”路暖人心

一名來自巴基斯坦的患者家屬,將一面繡著“精湛醫術保健康,高尚醫德暖人心,祝中巴友誼萬歲”的錦旗贈送給貴州省清鎮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全體醫護人員。“謝謝你們!中國醫生,真棒!中巴友誼萬歲!”患者家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感激地說。
康佳妍父親向清鎮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護人員贈送錦旗。王梟攝
這面“跨國”錦旗的背后,映照著一段跨越語言與文化的醫患深情。10天前,一名6歲巴基斯坦女孩康佳妍(中文化名)因出現持續高熱、咳嗽不止等癥狀,被其父親帶到清鎮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就診。面對語言溝通不暢、家長焦慮不安的情況,該醫院醫護人員紛紛化身“陪診員”全程接力,陪同、指引患者掛號、繳費、就診和辦理住院手續,直至女孩康復出院。
聚焦老年人、殘疾人、孕婦、重癥患者等就醫特殊群體,清鎮市婦幼保健院推出“愛心導診陪診”便民志愿服務行動,醫院班子成員、中層干部及行政后勤科室人員輪流化身“陪診員”,在門診大廳為患者提供就醫指引、答疑、陪同等便民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自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清鎮市聚焦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以“小切口”破題,著力優化服務、提升體驗,推動一系列便民惠民舉措多點開花,以用心用情見溫度的實際行動,讓學習教育的成效真正體現在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上。
患者在清鎮市中醫醫院“夜間中醫特色護理門診”治療。陸勁松攝
“以前請假看病耽誤工作、還耽誤治療進程,現在下了班也能過來治療,醫院的服務確實做到位了。”市民張琳因“神經根型頸椎病”,需連續多次“溫針灸+耳穴貼壓”中醫綜合治療,清鎮市中醫醫院的“夜間中醫特色護理門診”將服務時間延伸至晚上9點,讓她的“看病難”得到了有效回應。
為有效解決群眾“上班沒空看病,下班沒處看病”這一就醫痛點,清鎮市衛健局在全市3家市直公立醫院及15家基層醫療機構試點推行“延時服務”,中醫科、治未病中心、全科、影像科、掛號收費室、醫保科等9個重點科室,工作日服務時間延長至19時;中醫科、理療科等需求量大的科室,服務時間更是延至21時。同時,藥房、檢驗檢查及醫保報銷服務同步跟進,確保群眾在延時時段能享受到“診療-結算、報銷-取藥”全流程服務。
在提升服務時效的同時,清鎮市醫保局以數字化轉型為支撐,打造“智慧醫保”結算服務模式,構建“醫保+”多元化支付體系,通過完善智能結算系統、采用動態加密傳輸技術等方式保障支付安全,醫保結算即時辦結率達100%,讓群眾實現“結算零等待、報銷零跑腿”。
除了工作日,清鎮市第一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及市婦幼保健院的體檢中心周末均正常開放,常規及入職體檢照常進行。數據顯示,“延時服務”試點科室已累計服務群眾超7852人次,其中周末體檢最受歡迎,平均每周末接待群眾超338人次。(代勝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