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沿河:夏日生姜管護忙
2025年07月28日15:33 |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近年來,貴州省沿河自治縣沙子街道聚焦產業帶動,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科學引導農戶因地制宜發展生姜特色種植,多渠道拓寬群眾增收路徑。

黃金村村民在管護生姜。
眼下正值生姜管護關鍵期,日前,筆者走進位于沙子街道黃金村的沿河飛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空心李基地,只見掛滿果實的林下,一排排生姜排列整齊,郁郁蔥蔥的姜苗長勢喜人。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開展培土、除草、追肥等管護工作,構成了夏日里一道靚麗的田園風景線。
黃金村村民周臘香正忙著給生姜除草、松土、施肥。她告訴筆者,自己空閑時就到基地務工,還把土地流轉給基地種植生姜。“每年既有務工收入,又能收租金。飛姐人很好,每天中午管一頓午飯,工資待遇也不錯。”周臘香一邊干活一邊笑著說,“我們村的生姜產業發展得挺好,我在基地干了10多年,活兒輕松不累,工資也不低。”
沿河飛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黎巧飛介紹,黃金村空氣濕度適宜,海拔、氣溫條件得天獨厚,十分適合生姜生長。今年,合作社在該基地種植生姜60多畝,項目由中國五礦集團總投資30萬元。“從選種、播種到苗期管理,每個環節我們都嚴格把控,確保不出差錯,保證生姜的產量和質量。”黎巧飛說,按目前長勢,預計畝產1500至2000公斤;從種植到采收,全程需用工約2000人次,能為當地群眾帶來20萬元左右的務工收入。
“這是五礦的幫扶項目,目前生姜長勢很好。當下正組織工人鋤草、施肥、培土,預計9月份就能采收。我一定會全力以赴把這個產業做好。”黎巧飛表示。
下一步,沙子街道將逐步擴大生姜種植規模,讓更多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持續促進群眾致富增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圖/文 羅福成)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