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志愿者齊聚貴州西秀修古宅
7月21日,2025年“貴州城鄉遺產保護志愿者工作營——屯堡工作營”拉開帷幕。來自法國和國內各行各業的24名志愿者將開啟為期兩周的屯堡明代技藝古民宅——牟家院子的日常修繕工作。
開營儀式現場,志愿者們身著統一服裝,向三位本地鄉村匠師行拜師禮。下午,志愿者們在云山屯遺產保護工作站參加了培訓課堂,系統學習了貴州鄉村遺產保護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為接下來的修繕工作做準備。
2025年屯堡工作營志愿者魏長碩:“來到屯堡工作營,對我而言是一個機會,也是一次寶貴的經歷。來到這里之后,我發現這里的一些建筑和你實地去考察真的不一樣。同時結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真的非常地好。”
屯堡工作將以“修舊如故 以存其真”的原則來進行適應性修復老房,突出原真性、可讀性、整體性。本期工作營,志愿者們將在鄉村匠師的指導下,參與牟家院子日常保養維護,包括場地清理、屋頂檢修、地面維護、后院整理等工作。
本期工作營特別增加了建筑測繪環節,幫助志愿者進一步了解學習屯堡傳統建筑知識。此外,還會穿插安排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和地戲的學習、屯堡聚落游學及鄉村音樂會等。
貴州省土木建筑工程學會城鄉文化遺產保護學術委員會秘書長黃明珠:“來參與的人員,確實是學到了很多豐富的知識,尤其對貴州的這種涼爽的天氣,還有獨特的這種民族文化也有了更多的認識。所以你會看到每年其實參加我們營地的人有很多是第二次來參加了,或者是他推薦了很多的朋友來參加。”
據悉,作為中國城鄉遺產保護志愿者工作營的重要組成部分,貴州城鄉遺產保護志愿者工作營已開展11年,在貴州完成了12處歷史建筑的修復傳習工作。期間,有來自中國、法國、希臘、英國、挪威、比利時等國家共計311名志愿者開展保護工作。這些老建筑在保留自身風格的同時,“變身”為咖啡屋、研學基地、藝術家工作室、遺產保護工作站等,以鮮活姿態重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游客青睞的熱門打卡點。(譚可青、楊若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