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貴州大數據集團:讓數字交易如網購一般便捷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了重要的生產要素,如同石油和電力一樣,驅動著社會的發展。
貴州大數據集團位于貴陽大數據雙創示范基地。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這樣一個看得見卻“摸不著”的生產要素,如何進行交易?為了弄清楚數據交易之間的門道,人民網“行進中國”貴州調研采訪團走進貴州省數字經濟領域大型省屬國有企業——貴州大數據集團實地探訪,該集團旗下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是全國首家數據流通交易場所。
走進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的交易大廳,大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數據仿佛是數字經濟的脈搏,展示著數據交易的活躍。這里的交易場景與傳統商品交易不同,沒有實物交割,只有代碼和數字在虛擬世界中流轉。
“大數據交易所內交易的標的主要包含數據產品、服務以及數據資源,這些年,我們一直致力于讓數據交易像網購一樣便捷,為數據要素的市場化流通開辟出一條創新之路。”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董事長陳蔚介紹。
交易流程復不復雜?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有一套細致的交易流程圖。
數據交易,首先是數據商入駐。企業或機構作為數據提供方,要在交易所完成主體登記,獲得數據商憑證。“這就好比在網購平臺上注冊開店,只有通過平臺審核,才能上架商品。”陳蔚指著交易所內的電子大屏,向記者闡述交易過程。
完成了入駐,接下來就是數據產品上架。數據商將處理好的數據產品按照統一標準在交易所平臺登記,就像在電商平臺上架商品時填寫詳細信息。在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目前已上架數據產品超2600個,涵蓋氣象、電力、電信、水文等多個領域,形成了23個特色數據專區。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官網。貴州大數據集團供圖
當有數據需求方出現時,交易就進入到了重要的磋商和定價環節。需求方可以足不出戶,登陸“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網站即可通過協商定價、自動定價、評估定價等方式確定價格,就像在網購時與商家討價還價或直接下單。
如何保障數據交易的安全性?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給出了相應答案。
在整個數據交易的過程中,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利用區塊鏈技術對交易信息進行存證,實現數據交易全程可追溯,保障交易合法合規。陳蔚介紹道,“就像網購平臺對每一筆訂單進行記錄,方便買方維權和平臺監管。”
2022年,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還發布了全國首套交易規則,為交易主體進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安全、快捷、順利完成交易提供基礎保障。截至目前,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已登記主體7789個、登記要素4069項,吸引全國1011家數據商入駐,成為數據要素流通的重要樞紐。
“未來,我們將繼續在數據交易領域深耕,努力建設國家級數據交易所,讓數據交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更上一層樓,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陳蔚表示。(李瑞橋、涂敏、高華、陽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