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日系列報道 | 貴州:萬人護“兩江” 碧水東南流
夏日清晨,薄霧掠過烏江思南段江面,沿線生態廊道、碧綠江水與縣城融為一體,群眾沿河跑步、晨練,沉醉在優美的山水畫卷之中。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縣城的烏江流域。潘希來攝
“以前烏江上全是網箱,飼料袋子漂得到處都是,水都是渾的。”站在烏江邊上,居民張大爺望著碧綠的江面,語氣里滿是感慨。
隨著長江“十年禁漁”深入實施,漁民全部退捕上岸,貴州思南境內烏江流域已不見網箱蹤跡,如今取而代之的是雷達監控、無人機巡航構建的“天網”。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縣城的烏江流域。潘希來攝
烏江治理不限于河。在縣城污水處理三期工程現場,焊花飛濺中,工人正安裝生化池設備。“全縣10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已全部驗收,6座民族鄉的5座進入調試。”思南縣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通過構建污水處理系統,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8.5%,27條匯入烏江的支流全部達標,從源頭切斷了污染。
“污水沒了,烏江清了,我們天天來散步。”清晨的烏江岸邊步道上,居民張大爺的話道出變化。這背后,是思南縣落實三級河長制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巡河反饋的12起問題全部整改,清河行動清理垃圾5噸,烏江漂浮物清理1噸,河湖面貌煥然一新。
從網箱密布到魚躍清波,從河道治理到江面煥新,思南縣以鐵腕治河的決心,繪就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烏江新畫卷。

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樟江縣城段。熊亞平攝
“以青春之名,護河湖之凈!”日前,在黔南州荔波縣古鎮織晴廣場的誓言聲中,來自各部門的80余名志愿者正整裝待發,拉開了一場保護樟江河的“凈河”行動序幕。
今年以來,該縣河長辦牽頭制定《荔波縣2025年度“凈河”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以樟江、城鎮為重點集中力量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目前,110余公里河岸線已拆除25個違規釣魚臺,銷號44個排查問題,無人機巡查與9個入河排水口監測織就管護網絡。
而今,這場專項行動已升級為系統工程。樟江已納入水利部2025年幸福河湖建設項目清單,總投資1億元,將對8.1公里堤岸進行生態化改造,修復2萬平方米水域,配套4處親水游園與智慧監測系統等,以幸福河湖建設為“世界級旅游景區”和珠江流域生態屏障加碼賦能。
近年來,荔波對標世界級旅游景區和一流旅游城市工作標準,聚焦水資源等生態優勢,全方位推動景城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全縣共接待游客1230.5萬人次,同比增長17.5%。

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樟江縣城段。蒙啟攝
江河湖泊,是生命之源,更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
近年來,貴州深入踐行“十六字”治理思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在河湖治理上,創新設置四級“雙總河長”和“四大班子人人當河長”制度,探索互派河長、流域河長等工作機制,全省2.2萬名五級河湖長及2.8萬名保潔員、義務監督員等深入開展巡河護河,有力整治了生活垃圾、污水直排入河現象,牢牢守住了長江、珠江上游生態底線。

銅仁市江口縣太平河。潘希來攝
2024年,全省各級河湖長解決問題2200余個,協同整治北盤江違法設施192處,完成“四亂”問題整改2800余個,23條主要河流出境斷面優良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最嚴格水源管理考核連續4年獲得優秀。

遵義市湄潭縣湄江河。潘希來攝
如今,優良的生態環境正在轉化為貴州巨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潘希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