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青:七載深耕岐黃路 仁心妙針踐初心(自述)
我是清鎮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科醫生黃曉青。2018年,我從貴陽中醫學院針灸推拿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踏上了中醫臨床之路;2024年,前往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光華醫院進修深造。如今,在頸肩腰腿痛、面癱、中風后遺癥、帶狀皰疹等疾病的診治中,已能憑借積累的經驗與所學,為患者提供精準的針灸推拿治療。
從醫之路,雖有艱辛苦楚,卻也滿載成長與收獲。這7年醫路,讓我深深體會到“大醫精誠”四字的千鈞重量——它不僅要求醫者打磨精湛醫術,更要常懷仁心,以體諒與敬畏對待每一位患者。
針起痛消:深夜里的醫者微光
工作以來,有很多讓我記憶猶新的事情。仍記得多年前一個夜班,一位中年女患者從急診科轉診到針灸推拿科,當時患者腰痛難忍,坐臥不安,我立即給病人進行了治療。在施針的同時,輕聲安撫患者情緒,針灸完畢后,患者疼痛緩解很多。兩年后,患者再次找到我看診,她描述起當年我給她治療的情景,內心充滿了感激。
還有一次值夜班,一位老年患者在家屬的陪同下到我科就診,老人持續打嗝6個多小時,未曾間斷。患者特別難受,無法安睡。我給患者進行針灸治療后,打嗝立即停止。老人長舒一口氣:“終于能睡覺了。”那一刻,讓我增強了從醫的信心,同時也激勵了我繼續努力學習。
不斷精進:工作之余提升技術
在工作之余,我經常參加醫院組織的下鄉幫扶和義診活動。來義診的大多數是老年人,一次義診治療雖然不能根治疾病,但能緩解他們的一時之痛,老人們也非常滿意。看到病人痛苦緩解后,聽到病人說“輕松一點”時,我覺得學醫之路的辛苦付出都有所值。
在閑暇之余,我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成長的機會,積極地參與各項技能大賽,并多次獲得中醫藥系統技能比賽獎項。這不僅是榮耀,更是鞭策,時刻提醒我要努力夯實中醫基礎,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
不忘初心:以針為媒傳遞溫暖
七載春秋更迭,磨去了初入行時的青澀懵懂,卻從未動搖過心底那個最初的念頭:用手里的這根針,為他人多添一分安穩。回望來時路,那份最樸素的初心,早已悄悄融進每一次捻針、每一次推拿的力道里。
這七年,不僅讓我的診療技術在實踐中日益精進,更是我對“醫者仁心”愈發深刻的生動踐行——從專注病灶的治療,到牽掛患者的周全,始終以守護生命安全為念。
我的行醫之路還很長,每當想起患者舒展眉頭說“好多了”時的輕松,聽見他們帶著暖意的那句“謝謝”,便深知:過往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而值得。(清鎮市中醫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