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點里的激情——從稅務功臣到“村超”紅人
——記榕江縣稅務局退休干部楊明剛
7月26日,遭百年難遇洪災的“村超”之城榕江,迎來以 “感恩”為主題的賽事重啟。這場盛會吸引了全國乃至海外的足球迷與熱心人士,現場盛況空前。
咚咚鏘!咚咚鏘!賽前感恩大巡游隊伍最前方,榕江縣龍泉井村的大鼓震天作響。揚槌者是位頭發花白卻意氣風發的長者,在他指揮下,“第一方陣” 熱情似火、秩序井然,所到之處歡呼雷動。

感恩巡游當天的“龍泉井村”,楊明剛擂鼓。
他,便是“龍井村球隊和啦啦隊”組織者、“村超”紅人楊明剛。作為共產黨員、榕江縣稅務局退休干部,他被鄉親們親切稱為“剛耶”,曾是貴州稅務系統榮立二等功的基層“老兵”。從稅徽閃耀的征管一線到鑼鼓喧天的村超賽場,不同舞臺上,他始終懷揣滾燙初心,用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人的“長紅”密碼。
退而不休,他是村寨文化的“引路人”
對話楊明剛,恰逢龍泉井村在準備宴席,村道上熱鬧非凡,香味四溢。說起“村超”的歷史,楊明剛便滔滔不絕:“80 多年前抗日戰爭時期,廣西大學遷駐榕江,開創了足球賽先例……” 言語間滿是熱愛與激情。
2015 年退休返鄉時,榕江正因貧困程度深被列為最后一批脫貧計劃縣。作為“鄉賢”,他暗下決心為家鄉找條出路。榕江人對足球的狂熱眾所周知——“要想找工作不愁,就要學會踢足球”,縣里賽事總能引發萬人空巷。楊明剛看準足球這一切入點,希望以團結拼搏的足球文化重塑村風,帶領村民奔小康。

楊明剛在球場邊組織啦啦隊為球隊加油助威。
2015 至 2020 年,他組織村里球隊參加上百場比賽,既為球隊拉贊助,又推介家鄉美食特產,還帶頭學直播,把新技能變成村民 “新農活”。2020 年,榕江順利脫貧。2023 年,依托深厚足球底蘊,榕江 “村超” 正式成立,全網瀏覽量達 900 億次,帶動文體旅融合發展,GDP 突破百億元,徹底告別深度貧困。
“村超” 起步時并不被看好,楊明剛自掏腰包并號召募捐,組建起 “龍泉井村球隊”。球隊連勝讓村民看到希望,他又牽頭組建啦啦隊,從百余人發展到上千人,成為賽場亮麗風景。
憑借出色組織能力,楊明剛成“村超” 明星,斬獲“鄉村振興最美村超人”等榮譽。但他始終保持稅務人的嚴謹:球隊收支明細到兩元支出,會議記錄詳盡透明,賽前組織全村宴席鼓勁兒。三年來,無人質疑他的付出。“怕因失誤讓大家產生嫌隙。” 他摘下眼鏡,疲憊中透著倔強,一如當年從稅時的擔當。
啦啦隊組建同樣傾注心血。每當村里有比賽,他發動全村老少參與,從提前三天排練到場上助威、投喂美食,事事親力親為。“那位七十二歲的蒸飯老人,每次都搶著去現場吶喊,不帶還會生氣呢。” 他笑著說,眼角堆起皺紋。
如今,“村超” 像紐帶凝聚全村,鄰里矛盾在歡聲笑語中化解,村風愈發向好。借助流量紅利,村民直播帶貨增收,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稅路上,他是為國聚財的“好榜樣”
在談及村超球隊建設及組織各種活動時,楊明剛常會說出這樣一句話:“要把大家團結起來,就像當初搞稅務工作時一樣,要能夠走進大家的心里。”
1989年,25歲的楊明剛懷揣著對稅收事業的無限憧憬,走進原榕江縣稅務局樂里稅務所,從此將青春與熱血深深融入稅收征管的一線戰場。
磨得發亮的算盤是他的“武器”,寫滿標簽記號的政策匯編是他的“寶典”,始終以真誠之心對待每一位納稅人。在沒有現代信息設備的年代,他在樂里鎮的街頭巷尾開出了無數張公平公正的稅票,也與當地鄉親們結下了魚水般的深厚情誼。
憑借著一股子刻苦鉆研的勁頭,短短幾年間,他就從一名稅務新兵成長為業務骨干。后來還擔任了樂里稅務所所長,肩負起轄區內多個鄉鎮的稅收征管重任。
“那時候條件艱苦,納稅人有時候也會對我們的工作不理解,紙質臺賬、手工開票、上門催收是家常便飯。”楊明剛回憶道。

“龍泉井村球隊”榮譽柜一角。
他常常背著算盤、稅票,揣上干糧和水壺,起早貪黑地走訪納稅人。“那會兒沒什么交通工具,全靠兩條腿,每天至少要走20多公里山路,腳底磨出血泡是常事。現在,樂里鄉各村寨,我閉著眼睛都能找到路!”話語間,滿是對這片土地的熟悉與熱愛。
26年的從稅生涯,楊明剛的履歷不可謂不豐富,始終踐行“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使命擔當,先后獲評“全省國稅系統先進工作者”“全省國稅系統優秀稅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在2001年,更是因為稅收征管一線工作表現突出,堵漏增收成效顯著,被貴州省人事廳、省國家稅務局授予先進工作者榮譽,記“二等功”一次。
無數個寂靜夜晚伏案工作的身影,一張張寫滿計算公式的草稿紙,一本本密密麻麻的工作筆記……在基層崗位上,他書寫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洪災來襲,他是群眾安危的“守護者”
2025年6月24日,榕江縣遭遇特大洪災,楊明剛所在的龍泉井村位置距離河道不足500米,是受災最嚴重的村寨之一。

龍泉井村大鼓。
當洶涌的洪水夾雜著大量淤泥沖進村里時,楊明剛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先保住我們集體的東西!”他迅速組織將村里象征村莊精神的大鼓、“村超”獎杯等集體物資轉移到屋頂,而自家的冰箱、彩電等物品,卻來不及搶救,被洪水吞沒……后來,他笑著說:“我是一名黨員,在那種時候,咋還能想著自己呢?”
洪水退去后,淤泥沒過腳踝,他顧不上清理自家屋內的狼藉,連夜投入到救災工作中:統計受災人數、核查受損情況,積極聯系貴州昇錦足球俱樂部、凱里市體育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球隊贊助商,爭取救援物資。他還親自安排人員負責救災物資的清點、發放和登記,根據各家各戶的受災程度合理分配物資,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有力維護了社區的救災秩序。
在各方力量的幫助下,龍泉井村逐步恢復正常生活秩序,楊明剛才抽出時間清理被洪水淹沒到三樓的家。
“家可以慢慢重建,但作為‘龍泉井村球隊’的領隊,關鍵時刻絕不能只顧小家、不顧大家。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退休’二字在困難面前不算數,沖鋒在前是本分。”
他的話語樸實無華,卻彰顯著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經過近一個月的艱苦奮斗,榕江縣救援重建工作接近尾聲,一個新的難題擺在了楊明剛面前:曾經被大家稱為“村超龍”的舞龍道具,已經被洪水沖走,而又臨近“村超”感恩巡游的日子。如果沒有這兩條“村超龍”打前陣,村里的大鼓孤掌難鳴,感恩巡游或多或少也會顯得黯淡無光。

榕江縣稅務干部清理網格責任區內淤泥。
緊急時刻,楊明剛組織村民群策群力解決難題。兩條新龍于7月24日火速抵達,他又馬不停蹄地通知隊員快速就位、迅速組裝、加快排練,確保26日能順利演出。從新龍抵達到亮相“村超”,48小時里,組裝、排練、合練被壓縮成爭分奪秒的沖刺。據初步測算,賽事重啟當天,榕江共吸引游客超18萬人次。
當楊明剛的鼓點撞響夜空,兩條“村超龍”在“龍泉井村啦啦隊”的舞動下活靈活現,為“村超”感恩巡游增添了一抹別樣的風采。
“‘村超’終于回來了!心里面真的很高興。”奮力擊鼓的楊明剛已是大汗淋漓,“懷著一個感恩的心情來感謝援災隊伍和所有參加榕江抗災的愛心人士。”
那一刻,“村超”走出了洪水帶來的災難苦痛,正式宣告這片綠茵場的回歸,榕江人的活力、自信和希望,都回來了!
從熠熠生輝的稅務崗位到激情澎湃的“村超”賽場,再到險情四伏的抗洪一線,楊明剛用責任和擔當、熱愛和激情、無私和奉獻,生動詮釋了“共產黨員”,這四個字的千鈞分量。
或許,這就是他能在“村超”中“長紅”,并贏得鄉親們敬重與信賴的密碼。( 文/許學良、圖片由黔東南州稅務局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