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古屯也趕“潮”

“快進!碉樓射擊孔能識別敵軍方位!”斑駁的石板路上,身著漢服的周磊與同伴步履匆匆。幾分鐘前還是游客的他,此刻已化身《軍屯密令》劇本中的“戍邊百戶”,正爭分奪秒完成兩小時的“糧草押運”任務。
這樣的“時空穿越”,每天都在貴州安順云峰屯堡上演。這座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的軍事要塞,由40余個星羅棋布的村寨組成,歷經600余年歲月洗禮,仍完整保留著石砌碉樓、青石板街、地戲儺面等獨特的文化印記。
航拍貴州安順云峰屯堡。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今年5月,景區以“上云峰屯堡、逛明‘潮’市集”為主線IP,精心打造“大明時空局——六百年屯堡的沉浸式解碼”實景劇本殺。這一體驗以明代軍屯歷史為魂,通過“歷史劇游+實景互動+角色扮演+任務探索”的潮流玩法,開創了傳統文化活態傳承的新范式。
走進屯堡,時光仿佛凝固:街巷兩側,石片做瓦的古樸民居錯落有致;城樓之上,頭戴盔甲的“明軍將士”執戟而立;街市之間,寬袍大袖的“屯堡百姓”往來穿梭……600余米的古鎮街巷,儼然一座沒有幕布的露天劇場。
游客在屯堡內游覽。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歷史建筑、非遺老店、市井煙火,都是劇本的組成部分。”貴州風景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云峰屯堡分公司負責人梅天濤介紹,游客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在解謎闖關中感悟“屯堡人”的生存智慧。
“太有意思了,就像穿越了一樣!”僅用1小時40分便成功通關的周磊興奮不已,“玩得盡興,更真切觸摸到了600年的文化溫度。”
全天候明朝劇本殺,只是云峰屯堡踏浪趕潮的一個注腳。漫步古街,一家名為“大明屯風”的店鋪格外引人注目——門前展示的改良馬面裙上,傳統地戲臉譜化作時尚印花,與現代剪裁相得益彰,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
屯堡內的地戲元素打卡點。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地戲臉譜化作時尚圖騰、古老紋樣變身潮流元素,這樣的設計既保留傳統工藝精髓,又以現代審美贏得年輕人青睞。”在店主王莎莎看來,當文化符號成為日常穿搭的一部分,屯堡故事便真正融入了現代生活。
正說著,幾位顧客已挑選好心儀的衣服包包,迫不及待將這份獨特的“文化穿搭”帶回家。“現在正值旅游旺季,月營業額能達到3萬多元。”王莎莎頗為自豪。她說,這些承載著歷史記憶的時尚單品,正通過游客們的自發傳播跨越山海,走得更遠。
游客在屯堡內游覽。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潮流不止于此:AI蠟染手作坊里,游客將屯堡紋樣設計成潮T、帆布包;漢服愛好者暢游古風村落,沉浸體驗明代遺風;“軍屯宴”上,一道道美食帶來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盛宴……傳統與現代在此完美交融,奏響了一曲跨越六百年的屯堡交響。
“我們的目標,是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傳承,打造出一個兼具文化底蘊、地域特色和商業價值的文旅新地標。”梅天濤告訴記者,今年1-7月,云峰屯堡景區已接待游客1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700萬元,生動印證了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蓬勃生機。(趙靜、王秀芳、涂敏)
點擊進入專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