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三過零傷亡”的堅強堡壘
——貴州省三都縣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齊心協力 筑牢防汛救災安全防線
6月19日至28日,貴州省黔南州三都縣連續遭遇三輪特大暴雨,總雨量668.4毫米,單日極值240毫米,均為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汛期降雨。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多點并發,全縣96個村(社區)12萬余人受災,房屋倒塌及嚴重損壞1340棟,直接經濟損失24億元,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三都把“零傷亡”作為底線目標,連續三次削洪錯峰,成功轉移4456戶20046人,實現了“洪峰三過境,人員零傷亡”的奇跡。
黨旗所指,眾志成城——防線筑在風雨中
汛前,三都縣未雨綢繆,構建“147”工作機制,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總指揮、縣長任常務副總指揮的防汛救災指揮體系,創新“報告、研判、調度、值班”四項制度,聚焦受災情況、救災進度、支援情況、爭資爭項、任務清單、保障情況、宣傳報道7類核心任務,實行精細化落實,激發黨員干部在急難險重中敢于擔當作為。依托“五網合一、一網統管”網格化管理機制,構建縣、鎮(街道)、村、組四級防汛救災包保責任制,壓緊壓實1800名網格員“安全員”責任。對地質災害風險點實行“一張圖”作戰,吸納熟悉地形、經驗豐富的“結對明白人”,確保發生險情時反應迅捷。

黨員志愿者和群眾在大河鎮和平村疏通道路。
面對洪水肆虐,縣委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書記、縣長雙指揮長坐鎮指揮中心,發出“水不退、人不撤”動員令,8個鎮(街道)同步吹響“零傷亡”集結號,一場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抗洪戰役全面打響。
都江鎮作為重災區,21個村的交通、供電、通訊全部中斷,成為“孤島”。都江鎮黨委第一時間優化防汛救災指揮體系,完善應急預案,一聲令下,21支由駐村干部、村干部、黨員骨干和熱心群眾組成的“黨員突擊隊”火速集結。他們迎著暴雨,踩著泥濘,挨家挨戶轉移群眾,不落一人!
水利、電力、交通、通信等各級黨組織聽從指揮、迅速響應、積極“搶通”,化解一個個“堵點”。經過十多個日夜的不懈努力,7月1日凌晨,都江鎮21個行政村全部恢復通車、通電、通訊。

黨員志愿者和群眾在大河鎮柳源村清淤疏通道路。
“孤島”不孤,正是三都縣各級黨組織帶領40萬水鄉群眾共御洪魔的縮影。風雨中,全縣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成為40萬水鄉群眾最堅實的主心骨。
一名黨員,一道堤壩——堡壘挺在最前沿
“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黨員!”危難時刻,三都縣黨員干部積極投身防汛搶險救災一線挑重擔、打頭陣、作貢獻,他們沖鋒在最前,身先士卒,化身“移動堤壩”,為群眾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道防護墻。
“按演練來,一戶都不能落下!”6月24日凌晨,山洪裹挾泥石流洶涌而下!都江鎮新合村黨總支書記韋大帥借著手電微光沖入雨夜,召集干部、黨員、“明白人”轉移群眾。7公里外的千秋四組因塌方而淪為“信息孤島”!他帶領突擊隊,手腳并用攀越障礙,徒步8公里抵達受災點,為后續救援打通生命通道。
縣級支援隊伍清理淤泥。
在都江鎮來術村,黨支部書記王澤彪帶領黨員突擊隊,向沿河最危險的3個村民小組進發。他破窗而入,背起80多歲的獨居老人踉蹌地沖向高地。剛放下老人,身后房屋便轟然倒塌。自家房子、車子被洪水卷走,他來不及悲傷,仍全身心投入災后重建工作。
6月24日凌晨,洪水沖向都江鎮打魚村。黨支部書記岑忠偉逆流奔向一戶戶人家,捶門聲如急鼓般擂響在緊閉的門板上。放心不下村里散居的留守老人和年幼孩童,他挨家挨戶仔細排查,為他們在激流中開辟出一條生命通道。
在縣城務工的都江鎮新合村黨員潘祥文,因擔心90高齡的奶奶安危,在通信中斷的暴雨夜獨自驅車趕回村里。發現寨子山體滑坡嚴重,他強壓對祖母的牽掛,轉身沖向低洼處和地災隱患點,和村干一起連夜將20余名受困群眾安全轉移。
一幕幕溫暖的瞬間,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風雨中不斷上演,托舉起承載希望的“生命方舟”。他們以“我是黨員我先上”的擔當精神,舍小家、顧大家,成為洪災中逆行的勇士,筑起沖不垮的“紅色堡壘”,鑄就了守護40萬水鄉群眾生命安全的銅墻鐵壁。

災后清理河道。
眾志凝、人心聚——群眾自強不息
黨旗所指,民心所向。在防汛救災和家園重建中,水鄉群眾始終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有序轉移,配合安置,不等不靠主動參與災后重建。
6月24日凌晨,村里的防災“結對明白人”潘吉得依靠平時防災演練的知識,抄起盆和柴火棒,扎進大雨中緊急轉移群眾。不到30分鐘!千秋四組4戶7人,連同鄰近寨子受到威脅的26戶36人,全部成功轉移到了寨子兩側的高地。
由于山體滑坡風險持續加劇、次生災害隱患仍未解除,19位村民聽從指揮,入住縣委黨校這個臨時的“家”。“一天吃飯標準50元,比在家還吃得好。等孩子出生,我要好好起個名字,永遠記住這份恩情。”潘光勇的妻子周菊懷孕7個多月,遇上災情入住縣委黨校。點滴的關懷,讓身處困境的他們滿懷感恩。

災后清理河道。
重建家園的征程上,水鄉群眾人人不缺席、戶戶不掉隊。都江鎮月亮村群眾在駐村黨員帶領下,自發成立“青年突擊隊”,3天清理道路障礙14公里;都江鎮打魚村群眾用自家木船運沙石、扛水泥,投工投勞修復堤防;大河鎮新場村男女老少齊上陣,互幫互助打掃衛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洪峰三過零傷亡”奇跡的背后,是黨的堅強領導,是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是廣大黨員干部的奮不顧身,是人民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三都縣用“零傷亡”的壯舉,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水鄉大地落地見效,在抗洪一線寫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鏗鏘注腳,以“黨旗紅”的信仰凝聚萬眾一心的磅礴偉力。(圖/文 吳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