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地區發展與共同體建設學術研討會在貴州民族大學召開
近日,“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貴州民族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各地高等院校的百余名專家學者,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主題開展深入研討交流,為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開幕式現場。
貴州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呂國富教授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他指出,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深化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規律的認識,探索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需要匯聚眾智、深化研究、貢獻方案。
作為貴州省重點建設高校、省政府和國家民委共建高校,貴州民族大學十分重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制定了學?!度尕瀼罔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工作方案》,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期待通過本次會議的觀點融合與思想碰撞,帶來一場頂級學術盛宴,為學校智庫立足研究之本,助力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聚焦咨政之職,助力推動民族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緊扣服務之責,助力推廣新時代民族工作實踐探索,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決策參考。

貴州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呂國富教授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原所長、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會會長王延中教授作線上報告,從全面領悟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的繼承與創新、深刻理解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準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定位、加快構筑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四個方面作交流分享。
主旨演講環節由中華民族共同體與多民族文化繁榮發展高端智庫首席專家、貴州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郝亞明教授主持。凱里學院李斌、云南大學楊明洪、湖北民族大學羅康隆、中南民族大學李從浩、三峽大學曹大明、云南大學譚同學六位專家分別以《明清以降黔東南地區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變遷》《國家發展視野下的民族工作自覺性轉向》《新質生產力下貴州“村+”動能的理論分析》《教育賦能心理生成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抗日戰爭時期的文物展陳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雙重革命中的小農及其精細分類支持》為題,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交流分享。學者們分別從基層治理、村域功能、教育賦能、文化記憶等角度切入,強調治理現代化與文化自覺相輔相成,教育與社會實踐相互促進。專家學者們認為,應通過提升治理效能、凸顯生態價值、凝聚精神認同,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轉化為共同奮斗的內生動力,從而進一步夯實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堅實基礎。

分論壇現場。
研討會設四個分論壇,來自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圍繞民族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人口流動融居與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以中華民族大團結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等議題,為與會者呈現了一場啟發深刻的思想和學術盛宴。
本次研討會由中華民族共同體與多民族文化繁榮發展高端智庫、貴州民族大學主辦,貴州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承辦,高等教育出版社貴州省教學服務中心協辦。研討會開幕式由貴州民族大學副校長崔海洋教授主持。(文/魏丹丹、陳子華 圖/貴州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