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當稅務:稅引數字新動能 智造黔行譜新篇
2025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召開在即,全球目光聚焦中國數字經濟的蓬勃生機。當前,越來越多企業正以創新姿態擁抱數字化,而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和精準服務,如同"隱形翅膀",助力企業在轉型路上輕裝前行、行穩致遠。
??"老字號"的智造轉型的底氣?
在貴陽市烏當區的貴陽萬江航空機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臺臺機器人揮舞機械臂精準作業,智能物流系統將零部件"送貨上門",曾經需要人工搬運的沉重物料,如今通過自動堆垛系統井然有序地存取。這家為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立下汗馬功勞的老牌制造企業,如今正經歷一場"智造革命"——投入2.2億元深耕智能制造,推動從生產到物流的全流程數字化升級。
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初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是稅務部門的精準服務給我們吃了‘定心丸’。”企業財務負責人回憶道,他們不僅手把手教我們規范歸集研發費用、健全財務核算,還輔導我們充分享受政策紅利,更重要的是幫我們守住了合規經營的底線。
像萬江機電這樣的企業并非個例。2024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貴陽市烏當區局依托"征納互動"平臺,向4萬余戶次企業定點推送政策124萬條,通過稅收大數據精準定位需求,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軟件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等政策"送上門"。一位科技企業負責人感慨:"以前是‘人找政策’,現在是政策‘找我們’,合規經營的每一步都有清晰指引。"
A級資質背后的精誠共治?
“納稅信用等級從D級到A級,只用了短短幾天!”中國振華(集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人員仍難掩激動。此前,因管理人員被冒名登記在外地某非正常戶企業,公司信用等級驟降,發票領用受限,業務開展一度受阻。烏當區稅務局快速響應,通過跨區域協調主管稅務機關,線上通道傳輸復評資料,僅用數日便完成合規高效的信用修復。“信用是我們的‘生命線’。”企業負責人表示,恢復A級資質后,不僅發票開具額度提升,為后續參與招投標和擴大市場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樣的事例,折射出數字經濟時代"信用即財富"的深刻內涵。良好的納稅信用不僅能提升企業形象,還能轉化為融資便利。稅務部門打破數據壁壘,與銀行建立協同機制,讓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2025年上半年,僅烏當區就有494戶企業通過"銀稅互動"獲得貸款2.14億元。"誠信經營的企業,永遠不用擔心資金‘卡脖子’。"一位獲得貸款的數字科技創業者說。
5G車間里的合規護航?
在貴陽惠誠火石坡特色食品工業園區,AGV小車穿梭于貨架間,發出清晰的導航語音;生產線上的AI機器視覺系統實時檢測產品品質,每一份食品的生產、流通數據都被精準記錄。這里,是貴陽高新惠誠食品有限公司打造的5G智慧工廠——200余家銷售網點覆蓋全省,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
"智慧升級的路上,稅務服務團隊是我們的‘編外顧問’。"企業副總經理徐曉艷介紹,面對跨省采購、市場配送、關聯交易等復雜稅務問題,烏當區稅務局"稅管家"團隊提供全流程服務:從梳理適用的稅費優惠,到規范電子發票管理,再到幫助企業構建合規體系。"他們甚至像醫生一樣,通過‘數據畫像’提前幫我們識別風險點。"徐曉艷表示,這種前瞻性指導讓他們省心又省錢。
在火石坡工業園區,"龍頭企業+本地配套"的食品產業鏈正加速成型。稅務部門定期組織的"涉稅體檢",讓企業及時享受政策紅利的同時,更筑牢了合規經營的防線。"數字時代,合規不是束縛,而是企業長遠發展的‘護城河’。"園區一家配套企業負責人表示。
稅收的現代化治理與數字經濟的發展同頻共振。稅務部門正從傳統的管理者,轉變為通過精準服務、清晰規則與跨部門協同來激發市場活力的"賦能者"。(劉夢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