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貴州大數據產業生態愈發成熟

8月28日,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陽市如期舉行。穿梭于展館與論壇之間,貴州大學副校長王旭步履匆匆。面對記者,他語氣堅定而自信:“貴州大數據產業,已真正進入成熟階段?!?/p>
作為數博會十一年的“老熟人”,王旭今年的感受特別明顯——貴州不再盲目追求“新技術名詞”,而是更聚焦于算力、數據標注、公共數據應用等與本地實際緊密結合的核心產業。
王旭參加2025數博會活動。受訪者供圖
王旭與貴州大數據的緣分,幾乎與貴州大數據產業同步啟程。2013年,王旭來到貴州大學任教,次年學校便成立全國首個本科大數據學院——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由他擔任副院長。
從零開始搭建課程體系、組建師資、推動產學研合作,11年過去,貴州大學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已培養超1000名大數據專業人才。這些畢業生正活躍于行業前沿,持續推動地區產業發展。
2021年,貴州大學獲批建設“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攻克數據共享、流通、應用難題。王旭坦言,實驗室不僅推進“法律大模型”等國家級重點項目落地應用,更在數據要素化、政府數據開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貴州經驗。
在王旭看來,貴州大數據產業既經歷過“跟風期”,也追逐過區塊鏈、元宇宙等熱點,但最近三年逐漸回歸理性——立足氣候優勢發展算力基礎,結合本地政策推動數據流通,瞄準現實需求培育應用場景。
“數博會本身就是一個縮影。”王旭告訴記者,從早年展示可穿戴設備、智慧城市大屏,到如今討論模型訓練、數據合規、算力調度,貴州大數據正在從“做什么”走向“如何做得好。”
當前,貴州大學正攜手清華大學通過“組團式”學科幫扶,共建新型大數據創新平臺,并持續深化與本地企業的合作,推動技術走出實驗室、走進生產線。正如王旭所說:“我們不能只做技術的追隨者,更要做問題的解決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