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凱里分行:金融“活水”潤黔土 繪就鄉村振興好“豐”景

8月下旬,穿梭在黔東南州岑鞏縣稻田埂上,一望無際金燦燦的稻浪鋪展如毯,沉沉的稻穗壓彎了腰。風過處,簌簌作響,稻香彌漫,谷粒飽滿,豐收的喜悅在田野間恣意洋溢。
上述景象僅僅是工行凱里分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一個小縮影。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該行把支農支小作為重要市場定位,聚焦主責主業,組織“紅馬甲”金融服務先鋒隊深入開展“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服務,把信貸支持、惠農政策、反詐知識等送到田間地頭,讓金融“活水”真正潤澤沃土,澆灌出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截至2025年8月末,涉農貸款余額達150億元,較年初增加7億元。
精準投放,力促“三農”產業旺
“現在政策挺好的,今年抓住機遇,擴大雜交水稻制種規模達40畝,預估創造年收益10萬元。”雜交稻制種大戶吳大哥望著眼前翻滾的稻浪興奮地說,吳大哥是岑鞏縣內規模較大的雜交水稻制種大戶之一,從事雜交稻制種工作已有十余年。眼看馬上到收稻谷、制種的時節,資金短缺也成為吳大哥心里一件難事。該行普惠先鋒隊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提早與他對接,咨詢他今年的資金需求,提前為他辦理貸款手續,及時發放貸款。
該行工作人員深入岑鞏縣田間地頭,摸排雜交水稻制種種植情況。
針對“三農”產業秋收時節資金需求“急、多、頻”的特點,該行堅持因地制宜,緊密圍繞“一縣一業”強縣富民工程部署,積極組織轄內機構深入田間地頭,廣泛開展“大走訪”活動。通過精準對接重點行業、重點產業和重點客群,將普惠政策、適配產品和便捷服務精準送達第一線,有效破解秋收資金周轉難題。截至目前,該行支持雜交水稻制種、茶葉、藍莓、酸湯產業等特色產業貸款總額超3.3億元,惠及群體千余戶。
產品創新,賦能“百業”覆蓋全
“急!真急!收購季就那么短短一段時間,必須保證資金充足,否則會影響太子參收購進度。”黔東南州施秉縣某太子參經營企業負責人周總焦慮地說。在該企業負責人一籌莫展之際,該行工作人員主動上門,詳細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和資金需求后,通過精準推出的“經營快貸”專項場景申請,僅用時2天就為該企業發放了160萬元貸款資金。據了解,黔東南州施秉縣太子參種植面積已達8.23萬畝,總產量3.36萬噸,總產值7.47億元。
除了打造太子參特色助農信貸場景之外,該行還結合中藥材、土豆、煙草、藍莓、葡萄等12個黔東南州重點農業支柱板塊,創新推出“苗侗振興種植e貸”,確保精準滴灌不同產業,讓過去難以企及的金融活水,精準、高效地流向“百業”的每一個毛細血管,為這片沃土注入了澎湃不息的金融動能,截至目前,該行創新推出的12個特色信貸場景已惠及421戶涉農經營主體、合作社、農戶,發放貸款金額達2.94億元。
該行工作人員到施秉縣太子參種植基地了解種植情況,并開展貸款盡職調查。
服務更優,激活“特色”新動能
“以前收購農戶茶葉都是靠手工計重登記,反復核對后按月支付費用,耗時還容易出錯,事后手工錄入報表,工作效率太低了,現在使用手機登錄‘農鏈通’平臺,幾分鐘就全部搞定了!”黎平縣某茶葉公司管理人員楊總感嘆道。為優化升級金融服務,今年以來,該行聚焦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縣域內特色農業產業,在黔東南州推出自主研發的“多彩農鏈通”。“多彩農鏈通”是一個集稱量計價、支付清算、融資授信、銷售運營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農鏈系統,能簡化收購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開展持續優化利率定價等機制,幫助涉農主體降低融資成本,努力為鄉村全面振興畫好“新圖景”。
下一步,工行凱里分行將持續貫徹鄉村全面振興戰略,通過“銀行+科技+服務”模式,創新特色產業專屬產品,拓展線上場景覆蓋,強化縣域渠道下沉,提升服務質效,精準滴灌新型經營主體與鄉村新業態,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積極貢獻工行力量。(文/圖 姜發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