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聚力磷礦資源優勢 鏈出產業發展新動能

孟秋時節,驕陽似火,開陽廣隆礦業有限公司運輸工徐峰,每天將剛開采出來的礦石運往指定地點,這是他日復一日從事的礦車運礦工作,徐峰握方向盤的手上的老繭見證了磷礦石的蛻變。過去,用炸藥和鐵鍬開采礦石,加工成磷肥后一車車運往農田。如今,這些礦石經過10多道工序,最終變成磷酸鐵鋰粉末,裝入寧德時代、比亞迪的電池艙。
貴州聚力生氫化鉀項目。
這是磷礦石轉型發展融入“電動貴州”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開陽縣聚焦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發揮傳統磷礦石比較優勢,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磷礦產業,形成以基礎磷化工、精細磷氟化工、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為主攻方向的產業鏈條,鏈出產業發展新動能。
延伸產業鏈條 挺起經濟發展“硬脊梁”
圍繞“探、配、開、用”四個關鍵環節,深耕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鏈,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切實把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尋求礦產資源,夯實發展根基。堅持以“多找礦、找好礦、找大礦”為目標,利用財政資金、社會資金投入等開展整裝勘查以及老礦周邊探礦工作。截至目前,該縣磷礦資源勘查增加12億余噸(開磷東翼深部+整裝勘查)資源儲量,已設立4個磷礦探礦權,共有8個磷礦勘查區塊。
開陽廣隆礦業有限公司。
強化資源配置,突出有效利用。堅持以“資源跟著項目走”的配置導向,加快組建“國有公司+化工企業”的資源統籌平臺,推動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進行配置,順利完成寧德、勝威、中偉資源礦產配置。加快磷、鋁礦山夾縫、邊角零星資源的審查上報,目前,磷礦山夾縫、邊角零星資源6處儲量1100萬余噸,推進零星資源的出讓利用。
轉化聚集資源,抓實精細開發。搭乘新型技術快車,礦山開采回采率由平均70%提升至80%,氟綜合利用率增長至40%。引導存量礦產資源向鏈主企業聚集,逐步形成大型企業為主體、大中小型企業協調發展的精細開發的新格局。目前,3家礦山4個生產系統已建成磷石膏膠結充填系統,5家礦山實現人工礦柱替換原生礦柱。
加快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效。加快傳統產業提質升級,促進礦產資源采掘、選冶、加工一體化發展,依托縣域磷及磷加工比較優勢,構建起“磷礦采選——磷酸生產——黃磷生產、高端磷肥、磷酸鐵及磷酸鐵鋰材料”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助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產業結構 跑出蝶變升級“加速度”
依托磷礦產業基礎,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積極拓展飼鈣、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等新材料產品,促進磷礦石-磷化工-精細化工材料的產業鏈一體化,推動“賣資源”向“賣技術”“賣產品”蝶變。
六氟磷酸鋰產品。
聚焦“三游”鏈條,推動磷資源精深加工。在上游環節發展方面,著力推動磷礦開采、黃磷、硫酸、磷酸、合成氨、磷銨、無水氟化氫、雙氧水、氫氧化鉀、硫酸亞鐵、磷酸鐵等基礎化工原料。在中游環節發展方面,從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到新增電解質六氟磷酸鋰、雙氟磺酰亞胺鋰、碳酸酯類電解液,同時引入導電劑等中游產品。在下游環節發展方面,聚焦電池材料應用場景及回收利用,涵蓋鋰電池、醫藥、日化等行業。
深耕資源細作,鏈出耦合循環產業。在磷化工產業鏈上補鏈、延鏈、強鏈,將磷礦開采產生的氟、碘等伴生資源提取為電子化學品,硫鐵礦用于制酸,磷石膏轉化為建筑材料,形成“磷硫鈦銅鐵鋰氟”耦合循環。“在貴州勝威凱洋化工的生產車間,純凈無色的電子級氫氟酸從生產線緩緩流出,我們從磷礦伴生氟資源中提取的氫氟酸純度達99.999%,可用于芯片制造。”貴州勝威凱洋化工企業相關負責人劉良木信心十足地說。
聚焦節能減排 筑牢綠色制造“硬支撐”
深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積極推動資源循環利用、清潔化生產、產品供給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川東化工公司。
廢品循環利用見真章。加強對其伴生資源和廢棄物資源的回收及高端加工利用,推動黃磷尾氣、磷渣、磷石膏等工業廢品綜合利用。在廢氣方面,加快推動企業黃磷尾氣循環再利用,新天鑫公司利用黃磷尾氣制甲酸鈣、碳酸酯等。在廢渣方面,引進磷石膏、磷渣等下游處理企業,促進磷渣、磷石膏、粉煤灰等綜合利用;新天鑫公司利用黃磷廢渣制仿石材、磷渣微粉;明陽磷石膏公司利用磷石膏制水泥緩凝劑;力均建材公司利用磷石膏制建筑石膏粉等。在貴州開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陽洋水礦區東翼深部磷礦區域,巨型機械臂正精準抓取礦石,無人駕駛礦卡穿梭其間,地下千米處的采礦巷道內,磷石膏充填系統正將固廢回填采空區。“我們采用分段空場嗣后充填法,不僅消除了地表塌陷隱患,還年消納磷石膏超100萬噸。”貴州開磷集團技術負責人介紹,通過這一技術,采礦貧化率從15%降至8%,資源回收率提升至92%。
提高企業效能出實效。充分發揮現有優勢彌補不足,通過技術改進不斷提升企業效能。持續推進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將廢棄物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實現產業集中集約高質量發展。開陽川東化工有限公司2021年的一臺黃磷爐裝置技改項目已經完成,日產黃磷由10噸增至20噸,今年,該公司還將對另一臺產能為7500噸的黃磷爐裝置進行技改。
“我們率先對磷化工的尾氣渣進行利用,將‘水、渣、氣’變成產品,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基本上做到零排放,同時對節碳節能也非常有好處。”開陽川東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杰介紹。
搶占市場先機 推動產品出口“展銷路”
利用獨特的政策優勢,搶占磷化工產業在發展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以及出口加工等方面的先機,發展磷氟化工產業,推動高、精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工業經濟勢頭強勁。從磷礦石“變身”六氟磷酸鋰,經過黃磷、五氯化磷、五氟化磷的轉化,再與氟化鋰合成后再進行純化干燥,產出的六氟磷酸鋰,相較于磷礦石身價翻了數十倍。
“我們填補了貴州省內氟資源下游利用的空白,目前年產能是1萬噸,磷化集團已經有正極材料、電池回收業務,起到了補鏈的作用,通過產業集群,形成了貴州新能源電池完整的產業鏈。”貴州磷化開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濤說。
產品出口難題破解。充分利用開陽的區位、政策和資源優勢,推動與國外的深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促進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六氟磷酸鋰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設備等的優勢,著力解決產品銷售難題,推動六氟磷酸鋰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如今,貴州磷化集團旗下磷化新能源公司24噸六氟磷酸鋰產品經海關檢驗合格后,從上海港發往韓國。這是貴州省新能源材料領域六氟磷酸鋰裝置的首次出口,標志著六氟磷酸鋰成功進入國際市場,推動磷礦石轉型升級發展的生動實踐。(圖/文 楊剛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