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毛云鄉:黃金稻穗結碩果 稻浪千重映豐年
2025年09月09日14:18 |

臨近秋分,開陽縣毛云鄉5600畝稻田相繼進入成熟收割期,沉甸甸的稻穗在秋日的暖陽下隨風搖曳,閃耀金光。遠處,遠山如黛,云霧繚繞;近處,青瓦白墻,點綴其間。田壟間,幾臺聯合收割機正隆隆作響,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小道上,一輛輛農用車輛滿載稻谷,來回穿梭,忙于運輸。
毛栗莊村長安組梯田。
種糧大戶趙華站在梯田上滿意地笑道:“今年天氣巴適,技術指導到位,是個豐收的好年頭。”
近年來,開陽縣毛云鄉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引入智慧農業管理體系,大力推廣“高產示范+良種推廣”與“稻+N”的復合種植模式,采用合理密植、無人機飛防、精細管護、綠色防控和機械化收割等科技手段實現水稻生產提質增效。“稻+魚”綜合種養項目和“稻油輪作”模式是復合種植模式的典范,提升了土地產出效益,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成熟的水稻。
據了解,今年該鄉5600畝稻田預計產出稻谷649.6萬斤。
農旅融合,繪就新畫卷。金色的稻田不只是豐收的畫卷,更成為鄉村旅游的亮點。得益于優美的生態環境和便捷的交通區位優勢,秋日的毛云吸引了許多游客自發前來打卡,游客不僅驚嘆于清水河大橋的巧奪天工,十萬溪瀑布群的瑰麗險奇,也沉浸在靜謐毛云的“稻浪、民居與山水相融”的田園風光。“這里就像一幅絕美的畫,既能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能體驗鄉村的恬靜和豐收的喜悅。”正在拍照的驢友小黃感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安全是農民心頭的頭等大事,今年豐收了,我們的飯碗也端得更穩了。”農民老何手捧著飽滿的谷粒,眼里滿是欣慰。
毛栗莊村村民收割水稻。
下一步,開陽縣毛云鄉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依托大米加工廠和“栗墾”富硒米品牌,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品牌價值。(圖/文 于濤、趙宇)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