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銀“縣”在出發
貴陽銀行助力晴隆縣生態漁產業“綠水生金”

黔西南的群山環抱中,晴隆縣光照湖宛如一顆璀璨明珠。白露時節,湖水漸涼,各類淡水魚正肥美待捕。當地人秉持“取之于自然,回報自然”的古訓,探索出“人放天養”的生態養殖模式,在這片碧波之上,奏響了一曲生態漁產業的田園牧歌,而貴陽銀行的金融服務,恰似這曲牧歌中靈動的音符,為其增添了別樣韻律。
2018年,貴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零網箱·生態魚”漁業發展,將生態漁業列為全省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全力推動其蓬勃發展。同年,晴隆縣堅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光照湖庫區推行大水面生態養殖,開啟了生態漁產業的新征程。
2019年,貴州益壽生態養殖有限公司依托光照湖豐富的水域資源,投身生態漁業開發探索。與此同時,貴陽銀行晴隆支行迅速參與到這一產業發展中來,開始為晴隆生態漁產業提供金融支持,為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2022年,貴陽銀行晴隆支行積極作為,協助企業成功申請2000萬元農業農村現代化基金,為企業增資擴容、擴大生產規模提供了有力支撐。
貴陽銀行晴隆支行副行長劉光舜與同事來到光照湖,和貴州益壽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偉一同乘坐當年調研時的船,憶苦思甜。
苦,是公司初創,立足光照湖畔,卻因資金短缺而舉步維艱,嘗盡苦頭;甜,是貴陽銀行晴隆支行信貸團隊乘漁船繞湖調研,在顛簸的船頭精準算出“生態賬”,迅速完成1000萬元授信,為企業帶來發展甘霖,盡享甜頭。
光照湖庫區總涉水面積達7.5萬畝,橫跨黔西南州晴隆縣,安順市關嶺縣、普安縣,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水城區5個縣(區)。在全省跨區域湖庫生態養殖創新協調機制的有力推動下,曾經寂靜的山村因這一池碧波煥發出勃勃生機。
踏入光照湖庫區,碧波蕩漾的湖面上,一排排生態魚暫養箱有序鋪開。工人們三五成群,正熱火朝天地開展分揀魚工作。“我們主要分揀三種規格的魚,3至7斤的銷往川渝,7至15斤的銷往江浙滬,15斤以上的銷往釣場。”馬偉一邊說著,一邊隨手抱起一條肥碩的鰱鳙魚展示,陽光下,魚鱗閃爍著瑩潤光澤。
馬偉介紹,公司在光照湖主要投放鰱鳙魚,漁場采用“人放天養、以魚凈水、以水養魚”“不投餌、不投料”的生態漁業循環養殖模式。這種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光照湖生態漁業水域的生產力,又有效維護了生態環境的平衡,還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光照湖水質優良,養出的魚品質上乘,深受消費者青睞,今年預計捕撈量達100多萬斤。”馬偉滿心喜悅地說,“‘貴水黔魚’能成為走出大山、走向全國的生態名片,離不開貴陽銀行多年來的鼎力支持。”
“2019年,企業初創,資金緊張。貴陽銀行迅速行動,累計對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支持1000余萬元,及時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馬偉清晰記得,那年第一批魚苗投湖時,劉光舜還親臨現場幫忙清點。如今,光照湖已形成“育苗-養殖-捕撈-餐飲”全鏈條產業模式,“晴隆鳙魚”更是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在貴陽銀行的金融助力下,我們在花貢鎮建成了占地150畝的魚苗基地,培育花鰱、白鰱、草魚、鯉魚等多種魚苗,如今已實現光照湖投放魚苗的自給自足。”馬偉自豪地說。
貴陽銀行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破局時“雪中送炭”,為企業解決資金難題;成長時“添柴加薪”,助力企業擴大規模;長效時“保駕護航”,保障企業穩健發展。劉光舜表示:“我們的服務就是跟著產業走、貼著需求幫。”
金融活水順著光照湖的脈絡潺潺流淌,進一步豐富了黔西南州的產業體系,填補了當地大水面漁業產業的空白,推動生態漁產業升級為健康持續的富民產業。劉光舜滿懷信心地說:“將緊緊圍繞晴隆縣‘山上茶果椒、壩區菌畜糧、湖庫生態魚’的產業布局,不斷提升綜合服務能力,讓對綠水青山的守護,最終化作金山銀山的豐碩回響。”
如今,生態漁產業已成為晴隆縣一張閃亮的名片,更是富民強縣的堅實支柱。山巒疊翠間,漁民們熟練地收網,一尾尾鮮魚在網中歡快跳躍,鱗片閃爍著晶瑩水光,與落日余暉交相輝映。這不僅是收獲的喜悅,更是大自然對生態守護者的慷慨饋贈。(貴陽銀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