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黔協作 | 135萬元資金精準滴灌,破解習水花椒產業發展瓶頸

在粵黔協作的大背景下,珠海幫扶習水的舉措不斷為當地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2025年,珠海市持續投入幫扶資金,為習水農業產業發展注入動力,在珠海市135萬元的幫助下,習水縣先后建設花椒灌溉池17個,生產便道5220平方米,為當地花椒產業的茁壯成長筑牢了根基。
工人對水池墻面進行澆灌混凝土。稅會靜攝
習水縣的花椒種植面積廣泛,目前保有花椒面積1.3萬畝,然而,長期以來,缺水問題一直制約著花椒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每逢旱季,花椒樹因缺水面臨生長困境,果實產量和品質都受到嚴重影響。
為破解這一難題,珠海駐習水工作小組積極行動,深入調研后決定將幫扶資金重點投向水利設施建設。今年,一筆專項幫扶資金精準落地,用于在花椒種植集中區域修建水池。在桑木鎮,一座容積達150立方米的蓄水池拔地而起,周邊配套的灌溉管網如同脈絡般向四周延伸,將清澈的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每一片花椒林。
工人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稅會靜攝
水池建設過程中,當地政府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從選址到施工,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為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不僅聘請專業施工團隊,還積極吸納本地村民參與建設。村民們既是建設者,又是“質檢員”,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產業的關切融入到每一塊磚石、每一段管道的鋪設中。
“以前一到旱季,花椒葉子干枯、果實還沒飽滿就不長了,心里很著急但一點辦法都沒有。現在好了,有了新水池,花椒樹再也不愁沒水喝,收成更有保障!”桑木鎮森林村花椒種植大戶葉國波滿臉笑容地說。
在習水,由于缺水導致花椒發展困難的還有寨壩鎮,依托珠海市13.034萬元資金的幫助,寨壩鎮先后在鳳凰村、福星村建設了兩個庫容總達190立方米的蓄水池,有效解決了當地113戶農戶花椒灌溉難題。
寨壩鎮花椒灌溉使用的蓄水池修建現場。稅會靜攝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們始終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和批復要求,把‘高質量’貫穿建設全過程,從材料采購到施工工藝,每一項都對照標準嚴格核查;同時嚴守建設工期,倒排進度、掛圖作戰,確保項目按期完工驗收。在資金使用上,我們堅持收支透明、賬務清晰,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確保幫扶資金真正轉化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發展動能。”寨壩鎮鎮長趙大偉在談及項目建設時,話語中滿是責任與擔當。
據了解,2025年,珠海共投入幫扶資金135萬元,在習水縣多個鄉鎮共修建了17座水池,總蓄水量達1183立方米,覆蓋花椒種植面積達0.6萬畝。水池的建成,不僅解決了花椒樹的灌溉難題,還改善了周邊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條件。(文/圖 稅會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