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范大學舉辦“薪火相傳·理響師大”宣講活動

9月10日,貴州師范大學教師節表彰大會現場溫情涌動。一場跨越年齡與閱歷的特別對話感動全場——87歲高齡的貴州師范大學原副校長呂傳漢教授與貴州師范大學第25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陳凡同臺宣講,圍繞“師道傳承 薪火相傳”主題,用教育的人生對話人生的教育,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宣講現場。王建建攝
今年,貴州師范大學整合校內資源,以有深度的理論、有寬度的視野、有溫暖的語言和有力度的傳播,精心打造“薪火相傳·理響師大”特色宣講品牌,宣講解讀黨的創新理論,引導廣大師生員工堅定信心、苦干實干,穩中求進、善作善成,為扎實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作為學校“薪火相傳·理響師大”宣講品牌的創新實踐,本次“理論宣講二人講”通過新老兩代教育人的對話,展現了教育家精神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力量。呂傳漢教授以65年從教生涯的實踐與思考,激勵廣大青年學子肩負起教育強國的時代責任。
一場跨越年齡與閱歷的特別對話感動全場。周洲攝
兩年前,在黔東南州從江縣大歹小學支教期間,陳凡初次聆聽呂傳漢教授的講座,深受啟發。他發現,將呂傳漢教授提出的“三教”理念(教思考、教體驗、教表達)融入日常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呂老師,是什么支撐您40余年始終投身數學教育研究?”陳凡的提問開啟本次宣講。呂傳漢教授通過分享65年從教生涯的點滴故事及心路歷程,回應他的提問,并與在座師生共同探討什么是教育家精神。
呂傳漢與學生們親切交流。思軒攝
“在我65年的從教生涯里,前23年,做的是高等數學教學研究;后來我決心去做基礎教育數學教育研究。”呂傳漢說,1979年,他在北京師范大學巧遇曹才翰老師給學生作“國際數學教育改革趨勢”報告,便坐在后排聽講,受益終身。“曹才翰老師說,美國、蘇聯等國家的一些數學家,50歲以后開始把精力轉向數學教育,這對我啟發很大,便下定決心做數學教育研究。”呂傳漢說。
呂傳漢與學生們親切交流。思軒攝
數十年如一日。從跨文化數學教育研究,到創立“情境—問題”教學模式,再到以“三教”教育理念推動核心素養培育……呂傳漢教授調研足跡遍布貴州各地,首次系統提出“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應用”的教學路徑。2018年,“中小學數學‘情境-問題教學’三十年實踐探索與理論建構”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教育無邊界,成果應共享。”如今,呂傳漢教授的教學成果已在新疆、福建等全國各地推廣應用。
在大歹小學支教期間,陳凡也將“三教”教育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學實踐。在呂傳漢教授的指導下,長期駐扎在大歹小學的貴師大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還嘗試讓學生畫出“學習體驗”的教學方法。宣講現場,陳凡還展示了學生作品《北京,你好》《天津麻花》《微心愿》等學習體驗畫。這些作品是大歹小學孩子們學習體驗的真實呈現,也是他們成長路上的珍貴見證,得到呂傳漢教授的高度認可。
大歹小學學生作品《北京你好》。陳凡供圖
大歹小學學生作品《天津麻花》。陳凡供圖
大歹小學學生作品《微心愿》。陳凡供圖
“我在想,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還能干下去。”雖已87歲高齡,呂傳漢教授仍堅持每日8-10小時的學術研究,并密切關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等前沿動態。陳凡動情地說:“您65年如一日投身教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教育家精神,是我們身邊最生動的榜樣。”
“多年來,貴師大培養出數十萬名優秀教師扎根在基層一線,他們為貴州的教育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呂傳漢說,就在今天,這根接力棒也將交到你們手中,你們既是教育家精神的傳承者,更是教育強國建設的生力軍。
宣講尾聲,陳凡代表全體師范生向呂傳漢教授獻上鮮花,表達節日的誠摯祝福。(張杭、李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