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一流師資 建“教育強縣”
——貴州石阡以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育強縣”發展綜述

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始終錨定“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將教師隊伍建設置于突出地位。堅持“外引內育”以壯大教師隊伍、“名師帶動”以促進教師成長、“教學視導”以提升教學質量,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為“教育強縣”建設注入強勁動力,在全社會營造出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濃厚氛圍。
招引并舉 為教師隊伍注入源頭活水
金秋開學時節,在石阡縣第三高級中學的師德培訓課堂上,校外專家圍繞《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結合教育系統的典型案例,對“嚴禁有償補課”“守護學生身心健康”等核心條款展開深入解讀,為10名新進教師上好職業生涯的“第一課”。
這堂生動的入職培訓,正是全縣扎實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縮影。
自2025年起,全縣秉持“培養”與“引進”雙輪驅動策略,持續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在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方面,設置70個教師崗位面向社會廣納賢才;面向縣外在編教師選調19人回阡任教,打通本土教育人才回流通道;從鄉鎮學校選調70名專任教師到城區任教,推動優質師資合理有序流動。
上半年,全縣通過事業單位招聘、“優師計劃”、人才引進等途徑補充教師101人,其中30人以“優師計劃”和人才引進的方式加入,有效緩解了各學段師資短缺的狀況。
“我們秉持招引與培育并重的理念。”縣教育局人事股股長梁耀坤介紹,依托東西部協作結對幫扶資源,一方面邀請厚街組團的教師駐校進行指導,另一方面選派本土教師外出跟崗研修,以此助力青年教師實現專業成長,著力構建“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體系。
名師領航 為專業成長搭建堅實階梯
“培訓內容既具備理論高度,又富有實踐溫度,我會將所學方法融入課堂教學,切實提高教學實效。”參加國家教學名師代澤斌的專題培訓后,市級骨干教師、縣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彭銳感慨頗深。
在石阡,像這樣的“名師引路”活動正依托多層次平臺常態化開展。
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充分整合名師工作室、校本研修、校內外培訓等資源,石阡縣第三高級中學推行“老帶新一對一”計劃,由資深教師指導新入職教師。
石阡縣中等職業學校聚焦“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近三年共投入300 余萬元,選派教師 200余人次前往清華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研修。“雙師型”教師比例從28%提升至53%,教師團隊榮獲省級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5 項、二等獎11 項,還指導學生在世界職業技能大賽中斬獲銀獎。
石阡中學設立“國家教學名師代澤斌創新工作室工作站”,助力先進教育理念在縣域課堂落地扎根。
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各級名師工作室35個,培育出1位全國“頭雁”教師、25位名校長、35位名師、40位名班主任以及560位骨干教師。
今年上半年,名師工作室累計開展3次縣級活動、推出19節示范課、組織3節研討課、舉辦2場專題講座。同時,通過“送教下鄉”“送培到校”等舉措,將優質資源輻射到農村薄弱學校,有效放大“名師效應”,帶動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升。
視導提質 為教學質量提供精準保障
“課堂互動需注重分層設計,以確保全體學生能夠有效參與。”在本莊中學的課堂上,教學視導團隊聽完課后,立即與授課教師交流改進建議。
今年上半年,縣教育局組建了一支由教研員和骨干教師組成的視導團隊,深入第一初級中學、本莊中學、白沙三合小學等56所中小學。視導團隊通過聽課、評課、查閱資料、訪談師生等方式,為課堂教學精準診斷,累計聽課224節,精準指出問題并指導制定整改方案。
“我們秉持問題導向與結果導向并重的原則。”縣教研員彭衛表示,視導團隊持續跟蹤學校整改落實情況,推動教學常規實現規范化,助力教師提高課堂效率。同時,全縣加強教學質量監測工作。上半年,組織初中、高中畢業班開展了4次月考和2次模擬考試,為1 - 8年級及高一、高二年級組織了半期質量監測,并分學段召開質量分析會,及時優化教學策略,為中高考質量提升筑牢堅實基礎。
強師才能興教。2025年,全縣高考上線率較上一年提升了4.22個百分點。本科上線人數達1639人,上線率為77.79%,有1481人被本科院校錄取。其中,2人考入北京大學,10人被C9聯盟高校錄取,75人、217人、258人分別被985、211、“雙一流”高校錄取。中考方面,700分以上的學生有137人,平均分較上一年提升了16.41個百分點,交上了一份優異的教育答卷。
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謀篇的關鍵節點,石阡將繼續聚焦教師隊伍建設這一核心任務,加大招聘引才的力度,強化培訓賦能的實效,完善激勵保障的機制,搭建多元成長的平臺。以素質更高的師資筑牢教育發展的根基,持續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奮力譜寫“教育強縣”建設的新篇章。 (白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