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用活20℃“涼資源”激活富民“熱經濟”

夏日熱浪席卷大地,而黔中開陽,卻以平均20℃的夏日清涼,正成為避暑天堂。得天獨厚的“涼資源”正創新性轉化為澎湃的“熱經濟”,推動鄉村旅游發展。
猴耳天坑體驗。
今年以來,開陽縣充分發揮氣候資源優勢,豐富多彩的旅游活動,打造超級大秋千、洞穴探險、漂流戲水、研學騎行、云端漫步、親子采摘、河灘燒烤、露營等旅游品牌,采取“四抓四強”工作法用活20℃“涼資源”激活富民“熱經濟”。
抓產業優勢發揮 強化旅游品牌打造
充分發揮富硒、生態、康養、極限運動等產業優勢,將露營、研學、戶外運動等“潮流”相結合,不斷豐富旅游內涵和載體,打造“硒養開陽 富硒山居”品牌助力旅游經濟發展。
滑翔傘基地。
打造旅游品牌。打造“硒養開陽·富硒山居”旅居品牌、區域公共品牌IP形象,以品牌形象助推開陽硒產業發展,以十里畫廊為重點,以玉水金盆為核心,串通南江大峽谷、紫江地縫、香火巖、水東鄉舍、云中君滑翔傘基地等旅游景點、“南江花谷”農旅融合景點。催生了一批以水東鄉舍、玉水金盆大地藝術谷、白馬峪溫泉、猴耳天坑、云中君滑翔傘基地、云山茶海、南江花谷、水東農耕文化體驗園、明德廣場等為代表的旅游產品,形成了以鄉村旅游、賞花打卡、富硒美食、避暑度假、極限運動、非遺體驗、教育研學等為特點的旅游產業業態。
完善旅游設施。依托十里畫廊觀景臺而建設星悅田園度假酒店,集餐飲住宿、溫泉養生、娛樂休閑、健康管理等功能于一體,滿足中高端消費人群的需求。星悅田園成功入選全省80余家精品度假民宿,并持續位列田園風光類觀景民宿前三名。酒店人氣爆棚,周末住宿全滿,目前,共接待游客20000余人。
抓資源整合利用 強化游客需求滿足
豐富活動載體,用好“涼資源”,精制“文化宴”,多方發力催熱“避暑經濟”,搶占旅游市場,有效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發展避暑經濟,助力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南江大峽谷漂流。
利用優質資源,強化產品供給。開陽縣境內植被豐茂,環境清幽,山水交錯,空氣清新,夏季平均氣溫20℃、森林覆蓋率達59.48%等清涼優勢,有著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和避暑涼都?;诳h域99.91%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硒含量平均值0.588 mg/kg,是全國平均值的2倍,主打高品質的富硒康養旅居體驗。
加大宣傳營銷,擴大市場影響。設計了品牌形象logo,該形象logo設計理念融合了硒元素、山居意境、人文底蘊等要素,將傳統國畫富春山居圖提煉出山形,植入云海、山居意境,傳遞“山居”的獨特內涵。目前,“硒養開陽·富硒山居”旅居品牌IP作品版權已獲批登記,從多維度、多場景應用“硒養開陽·富硒山居”品牌,形成品牌帶產品、產品帶產業的品牌效應。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并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天南海北的客人。吸引游客靠的是資源稟賦,而想要留住游客,更需要“苦練內功”,以高質量旅游產品引人,用高品質服務留人。開陽十里畫廊景區免費對外開放,發展正在加速向綜合消費經濟轉變,提高開陽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抓經營主體培育 強化旅居產業發展
立足景區、酒店發展環境及招商項目落地需求,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大力開展旅游專項整治,營造良好旅游環境,增強游客體驗感。
清龍十里畫廊牌坊。
壯大經營主體,強化旅游政策支撐。圍繞景區景點、酒店民宿、旅游商品企業,建立上規上限重點企業培育庫,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紓困解難政策,設立了每年1000萬元第三產業發展資金,助推企業做大做強,優化經營主體質量和結構;大力推廣水東鄉舍“622”模式“百千萬”計劃,盤活農村閑置房屋資源,打造鄉村民宿范本。培育擴容旅游個體戶、積極引進優強企業、扶持壯大旅游業七類主體,實現旅游業主體縱向升級、橫向擴容,形成各層級旅游經營主體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
創新發展思路,推動旅游產品升級。瞄準露營游、短途游、研學游等新風口,圍繞文旅消費核心要素,推動將各類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助力避暑度假、農旅觀光、山地運動等旅游服務產業發展,成功創建了開陽水東硒州省級旅游度假區、貴州省體育旅游示范縣。目前,全縣有2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鄉(鎮)。
玉水金盆。
破解企業難題,盤活閑置旅游項目。在宣傳營銷、豐富旅游業態、項目手續上發力,解決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問題。在盤活低效項目方面,建立完善盤活低效旅游項目工作機制,分類施策,發揮公共文化職能,拓展場館使用效益,成功盤活明德廣場項目;提升改造白馬峪溫泉景區,提高南江大峽谷景區、猴耳天坑景區客流量,逐步提升景區景點投入產出效益。
抓旅游景點融合 強化“避暑經濟”迸發
加快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清涼山水帶火“避暑經濟”。南江大峽谷以發育典型喀斯特地貌、景色秀麗成為省內知名的避暑佳地,首屆貴州十佳漂流景區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游客推薦十佳漂流景區”,同時被評選為游客最喜歡的貴州五佳漂流景區之一。目前,該景區依托得天獨厚的原生態資源,以“文化+體育+旅游”深度融合為發展方向,全力打造獨具魅力的漂流、攀巖、CS野戰、叢林探險等旅游項目。
民宿產業帶火“避暑經濟”。結合地域、生態、農業優勢,探索建立“8+1+N”民宿產業發展管理體系,即房主可以獲得純收入的80%;村集體經濟獲得純收入的10%作為協調服務等管理費;同時,建立游客獎勵評價機制,按照評分三個等級,將收入的3%—5%用于激勵獎勵,不斷提升民宿品質。由村集體統一管理閑置農房,讓本地的特色旅游業公司統一安排入住,每月返還住宿費用,解決了如何留住游客的大問題。通過“林旅、農旅、體旅、文旅”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田園康養、生態康養、體育康養新興業態,形成“旅游+民宿”產業發展布局,以原生態、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吸引了萬余名來自湖南、廣東、重慶等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避暑游玩。
云中君滑翔傘基地。
富硒農產品帶火“避暑經濟”。做優做精特色富硒農產品,提高重要農產品的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水平。堅持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產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五個一”謀劃產業振興,立足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通過擴規、提質、整合、創新等手段,標準化、規?;?、品牌化、產業化發展枇杷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文/圖 開陽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