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草”到“金草”——寶林科技探索中醫藥全產業鏈新路徑

近日,走進安順經開區安順市寶林科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林科技”)的種植基地內,各類中藥材與景觀植物錯落分布,不少游客駐足打卡。這座兼具種植與觀光功能于一體的基地,在花期高峰時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已成為集中藥材種植、科普研學、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復合型基地。
從“野草”到“金草”——寶林科技探索中醫藥全產業鏈新路徑。
“我們不僅從事中藥材種植,還拓展研學旅游、休閑觀光等業務。看!這株是兩面針,牙膏原料;那株是金線蓮,棚里還種著黃精。”寶林科技辦公室主任張佰倫說。環顧基地,方知這些“野草”都有名堂——180多個品種的中藥材分布其間。
寶林科技正探索一條獨特的發展路徑。當多數中藥企業仍徘徊于原料供應與初級加工領域時,寶林科技已著手布局全產業鏈——通過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價值倍增。
從“野草”到“金草”——寶林科技探索中醫藥全產業鏈新路徑。
寶林科技在安順經開區、紫云等地建成20000余畝標準化種植基地,依托技術攻關突破種植瓶頸。以名貴藥材山慈菇為例,野生撫育成活率不足5%,企業組建專項團隊開展技術研發,通過全流程培育干預,將人工培育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同時,將采收周期從3年縮短至2年。目前,僅山慈菇相關技術已申請5項專利,2024年通過種苗銷售實現收益超百萬元。
在產業帶動方面,寶林科技推行“種苗+技術+回收”合作模式,已帶動周邊210戶農戶參與中藥材種植。2025年上半年,助農人均增收1800元;種植基地每年支付工資超600萬元,實現中藥材種植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同發展。
從“野草”到“金草”——寶林科技探索中醫藥全產業鏈新路徑。
依托穩定的原料供應,寶林科技已建成年產5000噸中藥飲片的GMP標準化生產線。為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優化產業鏈定位,企業于2023年投資6000萬元,新建中藥材提取生產線,預計2025年底投產。投產后,企業將從傳統飲片供應商升級為可提供浸膏、濃縮液等深加工產品的服務商,直接對接藥企生產需求。
技術升級過程中,寶林科技通過“產學研”合作彌補研發短板。2023年,在安順市科技局推動下,企業與廣東藥科大學等高校共建重點實驗室,圍繞中藥材炮制工藝開展聯合研發。
從“野草”到“金草”——寶林科技探索中醫藥全產業鏈新路徑。
在一產種植、二產加工的基礎上,寶林科技將產業鏈延伸至第三產業,著力打造集科普教育、康養體驗、休閑消費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僅展示中藥材,游客興趣有限。但結合水果采摘、蜂蜜品嘗等活動,便更具吸引力。”有了人氣,與貴州中醫藥大學合作開發的黃精面條等藥食同源產品就有了市場,中醫藥文化才得以“活化”傳播。寶林科技配套建有中醫館、藥膳餐廳等設施,打造形成“春觀花、夏采果、秋研學、冬康養”的四季運營模式。
民營企業的發展,得益于安順經開區的精準扶持。企業建廠初期,園區在用地審批、項目落地等環節提供“特事特辦”服務;2020年建設倉儲中心時,相關部門主動上門對接服務。
此外,基地毗鄰高鐵站、高速路口的區位優勢,以及周邊三合苗寨等文旅資源帶來的客流基礎,為康養旅游業務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作為百靈等當地龍頭藥企的上游供應商,寶林科技在種植、加工環節的升級,也進一步完善了區域醫藥產業鏈條,助力產業協同發展。
從一株“野草”到一棵“金草”,從中藥材種植到深加工,再到文旅融合,寶林科技以“種植為根基、加工為核心、文旅為延伸”的全產業鏈模式,實現了從單一原料供應向綜合產業運營的轉型,為中醫藥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圖/文 彭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