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米坪鄉:無人機飛防培訓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5年09月12日14:15 |

“起飛!保持高度6米,沿果樹行距勻速飛行……”近日,在米坪鄉雷公田,一架植保無人機在技術員的指導下騰空而起,靈活穿梭在果園上空,精準完成農藥噴灑等飛防任務。
無人機調運果品。
這是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陽市農業農村局與米坪鄉聯合開展無人機飛防技術培訓現場,來自米坪鄉7個村的50余名種植戶、合作社骨干圍在果園空地里,一邊緊盯無人機作業軌跡,一邊拿著筆記本快速記錄,讓秋日的果園充滿科技活力。?
“米坪鄉山地多,傳統的人工搬運不僅效率低,還容易損傷果品。無人機這樣的‘空中新農人’是破解山地農業用工難、作業效率低問題的關鍵力量!”米坪鄉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笑著說。
無人機起飛前的準備工作。
培訓現場,技術人員采用“理論拆解+真機演示+手把手教學”的模式,從電池安裝、航線規劃,到應急降落、故障排查,每個環節都有詳細的實操指南。
在分組練習環節,種植戶程安偉第一個上手:“以前只見過無人機采黃桃,沒想到自己使用也這么容易!剛才試一次就會了,以后自家的地再也不用雇人背黃桃了!”
培訓結束后合影留念。
據了解,種植戶口中的“無人機采黃桃”正是米坪鄉的“科技先例”——今年7月,當地1500多畝黃桃種植基地首次引入無人機輔助采收,通過搭載高清攝像頭定位成熟果實、測算產量,再配合人工精準采摘,不僅節約人工成本,還減少了果實碰損率。而此次飛防培訓,標志著無人機技術在當地農業生產中的全面應用,從“采收環節單點突破”向“植保、施肥、監測全鏈條覆蓋”升級。
下一步,開陽縣米坪鄉將組建“無人機技術服務小隊”,在全鄉推廣“政策扶持+技術培訓+場景應用”的農業科技落地模式,讓更多“空中新農機”扎根鄉村,為農業現代化注入“科技動能”!(圖\文 胡曉嫻)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