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26歲,這個村的兩位書記攜手推進鄉村振興
——記盤石鎮禾梨坪村黨支部書記龍忠和駐村第一書記唐麟璇

九月的禾梨坪,秋高氣爽,碩果飄香。
田野里,辣椒似火、稻子如金,一片繁忙的景象,秋收的喜悅寫在群眾的臉上,好似一幅豐收的水墨畫。
龍忠查看公路擴建。
“我來,我來!”
正在忙著給村里收辣椒的正是縣融媒體中心派駐禾梨坪村的第一書記唐麟璇,皮膚黝黑得看上去不像一個26歲的小伙子,已駐村三個年頭了。
村黨支部書記龍忠則正在入戶協調擴寬進村公路的事。今年52歲的龍忠,回村擔任支部書記剛一年多,因進村路無法錯車,村里想拓寬,便于村民出行。
禾梨坪村位于松桃苗族自治縣盤石鎮,是一個苗族聚居的村寨。在龍忠回來任村黨支部書記前,這里的村黨支部書記已經空缺一年。
近日,筆者走進禾梨坪村,實地探訪了這個村,看年齡相差26歲的支部書記和第一書記是如何攜手推進鄉村振興的。
一個回來 一個留下
禾梨坪村,因土地資源較為稀少,荒山和荒坡較多,人均耕地不足,村里勞動力主要靠外出務工,全村只有10名黨員。前支部書記麻四姐因身體原因不能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村里一直未能找到適合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人選。
唐麟璇進村入戶和老百姓交流。
2024年6月,在外發展的龍忠回到了禾梨坪擔任起了支部書記,挑起了帶領村民發展的重任。其實,龍忠在回來之前,一直在銅仁市碧江區做家具生意,而且發展得很好。
說起他回來擔任支部書記,他告訴筆者:“我是一名黨員,也是禾梨坪土生土長的,我想回來帶領鄉親們一起把家鄉建設得更好。”
擔任支部書記后自己的生意怎么辦?龍忠告訴筆者:“我已經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建設禾梨坪上來,也沒有時間回碧江,家里的生意交給妻子和兒子打理了。”
2025年5月,第一書記唐麟璇駐村兩年期滿,馬上面臨撤換。是回去,還是繼續駐村?當單位找唐麟璇談話征求意見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繼續駐村。選擇繼續駐村的主要是和龍忠同志有個約定:“我回來,你留下。”
兩張清單 一心振興
在龍忠未回來之前,唐麟璇雖然是駐村第一書記,因村里沒有支部書記,支部書記的很多工作也落到了他的肩上。
唐麟璇教老人使用手機。
“龍忠同志回來后,雖然我們年齡差距大,但是我們沒有代溝,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合作得非常好”唐麟璇說。
在村委會,筆者看到了兩張職責明確的村黨組織書記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履職清單。清單上明確了各自的履職事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之前我們也有分工,職責沒有很明晰,但是目標都是為了發展。”龍忠說。
2025年7月,貴州省下發了駐村第一書記和村黨組織書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履職事項清單,清單明確了駐村第一書記和村黨組織書記的履職事項。
在村里,兩位書記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一個年輕、政策熟、視野寬,能為村級發展帶來新思路和新辦法;一個有經驗、村情熟、知民意,在動員群眾方面具有良好基礎。
“對我們來說,明晰‘你和我’,是為了更好的履行職責,都是組織的重托、群眾的期望,我們的目標都是一心一意為鄉村振興。”龍忠說。
一份守望 一份傳承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最后一年。守住底線,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展望未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是要傳承脫貧攻堅精神,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龍忠和唐麟璇入戶宣傳政策。
龍治國是禾梨坪村六組的村民,原本在村里是比較富裕的家庭,所以在脫貧攻堅期間沒有納入貧困戶。2024年2月,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龍治國家陷入困境。
“根據政策,雖然他家不屬于脫貧戶,只要符合條件,也可以納入監測。”龍治國生病后,唐麟璇帶領村委人員第一時間到他家宣傳政策并核實情況。經核實,龍治國戶有返貧風險,并按程序申報納入監測戶。
禾梨坪村為了防止返貧,通過農戶自主申報、預警線索排查、了解預警原因等,每月對全村145戶710人全覆蓋排查,做到符合監測的“應納盡納”;同時,還通過土地流轉、產業幫扶、發展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確保每一戶不返貧。
一分耕耘 一分收獲
“進村的路太窄了,村里面想擴寬到6米,這樣就可以錯車了,大家出行方便些。你家院壩可能要讓50厘米。”龍忠正和村民商量修路的事情。
2025年金秋助學。
禾梨坪村進村公路只有3.5米寬,隨著村里車輛越來越多,進出很容易堵車。龍忠回來的第一件事想把這條2公里的路拓寬,方便大家出行。就是和唐麟璇商量這件事,也得到村委同志的支持。
“群眾聽說要把路擴寬,占的土地都是村民自愿拿出來的。挖機也是村民的,村里面就出點油費。”龍忠告訴筆者。目前這條路已經開工,年底將會變成一條柏油路延伸到村里面。
在禾梨坪村建有一座鄉愁館,這里記錄著禾梨坪的歷史變遷,特別是脫貧攻堅以來禾梨坪發生的巨變。龍忠告訴筆者,最近貴州省苗學會授予我們村為“中國苗族文化成就最高的苗寨”稱號。同時,在兩位書記的帶領下,正在策劃將禾梨坪村打造成為研學基地。
“村里種植了烤煙、辣椒、土豆等作物,烤煙有500余畝,辣椒有100余畝,土豆有50余畝。”龍忠告訴筆者,今年預計產值100萬元,發放勞務費30萬元。村里還有2個生豬代養場,每年分紅約6萬元,一部分用來發放給困難群眾,一部分用于集體產業發展基金。
光伏產業也給禾梨坪村群眾帶來收入。唐麟璇告訴筆者,目前流轉了2000畝土地給光伏用地,僅土地流轉費就每年有63.6萬元。還有能在家的村民務工,增加了收入。
村里設立了勵志獎學金,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2025年8月17日,村里組織舉辦了勵志助學金發放活動,為全村23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發放勵志助學金1萬余元。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村黨組織書記和第一書記崗位不同但不可或缺。龍忠和唐麟璇在禾梨坪村“你和我”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他們的目標一致、情感融合,最終形成最大合力,正在齊心協力為群眾辦實事、抓發展、促振興。(文/圖 李平茂、李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