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職院有支“紅石榴籽”青年學生民族團結宣講隊

為了讓黨的民族理論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黨的民族團結好故事傳遍千家萬戶,安順職院“紅石榴籽”青年學生民族團結宣講隊,用腳步丈量著鄉鎮村寨、田間地頭、社區園區、校園企業,用各族群眾、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身體力行開展了一場場別開生面、通俗易懂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宣講。
安順職院“紅石榴籽”青年學生民族團結部分宣講員。
從2023年開始,安順職院就組建了“紅石榴籽”青年學生民族團結宣講隊,每年結合暑期“三下鄉”,發動各族師生,用青春力量擔負時代使命,助推貴州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范省建設工作。今年7月至今,累計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50場,覆蓋群眾2350余人次。
一支隊伍是唱好“主旋律”的組織保障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學生一屆一屆進校,又一屆一屆離校,打造一支留得下來的宣講隊伍,是抓實抓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重要力量和保障?!拔荫R上就要到新的實習單位報到了,雖然閑暇時間有限,但仍想把‘團結’的接力棒傳承下去,稍后還要去學生一站式服務中心為學妹們細致叮囑宣講注意事項。”“紅石榴籽”優秀宣講員劉麗一邊反復研讀新擬定的宣講大綱和手冊,一邊在筆記上認真勾畫關鍵要點。為“唱好”民族團結“主旋律”,學院在全面總結前兩年宣講隊實踐成效、宣講經驗的基礎上,探索“以老帶新”的傳幫帶教育機制,精心打造一支“留得住、拉得上、講得清、懂團結、有活力、接地氣”的宣講隊伍。新學期開學,全校范圍內開始招募政治素質高、個人素質強的宣講隊員,選拔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老隊員擔任“幫帶導師”,以小組為單位,通過一個老隊員帶幾個新隊員的形式結對指導,從思想引領、業務提升、心理建設等三方面,助力新隊員快速掌握宣講內容與技巧,確保宣講成效“不打折”,確保宣講精神“不變色”。
安順職院“紅石榴籽”優秀宣講員指導新加入的宣講隊員。
行前培訓是唱好“主旋律”的重要保證
行前培訓是開展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的“壓艙石”,為推動宣講工作精準發力、走深走實提供根本保證。為確保唱好民族團結“主旋律”,組建由馬克思主義教學部專職教師和各系團總支書記構成的專業化指導團隊,印制宣傳手冊千余冊,擬定宣講大綱與課件,對宣講隊員開展“理論+實操”專題培訓。一方面,聚焦“為何講”“講什么”的核心問題確定宣講大綱。另一方面,聚焦“怎么講”的關鍵環節,通過典型案例,剖析社區居民、村民、學生等不同受眾的認知特點,傳授宣講技巧.同時,組織模擬宣講,讓隊員在互評中打磨表達,補齊“怯場”“脫離實際”等短板,確保走上“講臺”時既能站得穩,又能講得清。宣講隊員李佳蔚在培訓后深有感觸:“起初我還在困惑講什么如何講,培訓后我明白了,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接地氣’的語言,把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用身邊人身邊事把團結故事講得可親可信,才能真正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p>
安順職院開展“紅石榴籽”宣講員培訓及宣講工作啟動部署會。
實干擔當是唱好“主旋律”的重要支撐
實干擔當是一種立足實際、主動作為的態度與行動,是青年宣講隊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支撐。
安順職院“紅石榴籽”宣講活動與暑期“三下鄉”結合。
今年7月至今,“紅石榴籽”青年學生民族團結宣講隊隊員們,累計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50場,覆蓋群眾2350余人次。他們克服了氣候炎熱、住宿簡陋、語言障礙等各種不適應,奔赴安順市西秀區劉官鄉嘉穗村,協助村民開展耕地測量、蔬果采摘、農業規劃、學習體驗非遺木雕制作;走進彩虹社區,為留守兒童和獨居老人開展包扎技巧培訓、教授民族健身操;深入東屯鄉市新村開設“屯鄉稻香”“甜蜜密碼”直播間助農,獲贊超10萬+;前往黃臘鄉綠寶村參與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沛常指導下的地戲面具學習制作;進入凡化村整理村志、拍攝宣傳片,宣傳壯麗的鄉村景色,傳遞村落多樣的文化底蘊。職院校園內外,教室、運動場、辦公樓、寢室、值班室……到處都是宣講隊員的身影,他們用實干擔當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各族師生、群眾心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安順職院“紅石榴籽”宣講隊到校園運動場進行宣講。
“紅石榴籽”青年學生宣講隊隊員紛紛表示:“這場‘行走的課堂’,一方面讓我們深入了解基層各族群眾生產生活狀況以及他們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讓我們更加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更進一步深刻理解‘要不斷強化各族人民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闭_處理共同性與差異性的關系,將個人理想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聚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思想合力。( 文/龔文瑤、圖/李思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