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師范學院承辦貴州省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

會議現場。
9月13日,貴州省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會在遵義舉行,近300名特邀專家與思政課教師共話大中小學思政課創新發展。
陳治松致辭。
遵義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陳治松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結合遵義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鑄魂育人的實踐探索,與大家分享感受:一是思政課的“分量”,重若千鈞。要把準各學段的育人定位,將遵義紅色文化深度融入教學。二是思政課的“活力”,源于創新。思政課既要講得“有意義”,更要講得“有意思”,要“入腦入心”。三是思政課的“底氣”,來自隊伍。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是上好思政課的根本保障。
駱郁廷作主旨報告。
武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駱郁廷,以《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的育人創新》為題,對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育人的時代價值、重點內容、實踐進路等進行了深入講解。
燕連福作主旨報告。
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燕連福,圍繞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如何匯聚集體智慧,備好一堂生動的思政課,解決好“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介紹了西安交通大學和陜西省的經驗做法。
會議邀請了來自上海、陜西、武漢、天津等地的張亮、鄭佳、趙靜、王雪超等全國思政課知名教師,結合不同學段教學實際為大家作大中小學思政課示范課程展示,圍繞上好“中國夢”這堂思政課,分享他們的好經驗、好做法。
張亮、鄭佳、趙靜、王雪超等全國思政課知名教師課程展示。
張亮從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樸素情感,圍繞《中國夢 我的夢》這一課,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夢想的種子,使抽象的國家夢想與具體的個人夢想進行了巧妙連接。
趙靜從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重在培養學生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識,圍繞《共圓中國夢》這一課,課程設計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從感性認知走向理性思考,深刻理解個人與國家命運與共的關系。
鄭佳從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引導學生形成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刻認同,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課,講述了中國夢的內涵與實踐路徑,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政治認同感。
王雪超從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中國道路的優越性,圍繞《國際比較視野下的中國式現代化》這一課,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與優勢,增強了學生的“四個自信”。
會議還設置了教學研討環節,各學段進行分組研討,全省思政課教師相互交流、“互學互鑒”,碰撞思想火花,全國思政課知名教師與大家面對面交流,解答大家的問題。
此次會議由貴州省教育廳指導,遵義師范學院、遵義市教育體育局承辦。遵義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周晶主持會議,副校長張鵬,黨委委員、副校長肖仲久出席會議。貴州省教育廳思政處負責人出席指導。(文/王勁松、圖/余建成、楊丹、楊貴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