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耀困牛山,照亮振興路!銅仁供電局為革命老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深秋的困牛山,夜幕降臨,150盞太陽能路燈次第亮起,照亮了青石板鋪就的紅色步道,真空包裝機嗡嗡作響,電腦屏幕上訂單不斷滾動。“去年僅茶葉就賣了2萬多斤,穩定的電力,保障了茶葉的品質!”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困牛山村村民張國玉笑著拍了拍身旁的大冰柜說。
困牛山村路燈。銅仁供電局供圖
困牛山,曾是“牛進山溝都出不來”的深度貧困村,也是一片承載著厚重紅色記憶的土地。近年來,作為該村定點幫扶單位的南方電網貴州銅仁供電局以“電力先行”為使命,累計投入1200余萬元,持續推進電網升級與服務優化,為這片革命老區的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電網升級:為紅色熱土筑牢“電力基石”
“以前電壓不穩,開燈都閃,現在同時開3臺投影儀也沒問題。”困牛山紅軍壯舉陳列館講解員黎曉英一邊操作電子沙盤一邊介紹。聲光電設備生動再現了80多年前紅軍跳崖的壯烈事跡,而這一切離不開穩定電力的支撐。
為解決原有電網供電半徑長、線路老化等問題,銅仁供電局實施重點改造工程,新建10千伏線路5.2公里,改造低壓線路18.6公里,新增及更換配電變壓器6臺,全面采用絕緣導線、防雷變壓器和智能斷路器,徹底告別了“低電壓”和“供電‘卡脖子’”的時代。
銅仁石阡供電局工作人員對困牛山村電力設施開展特巡。任俊旭攝
“故障0.3秒內定位,搶修10分鐘內到位。”銅仁石阡供電局龍塘供電所副所長楊震說。在陳列館開館儀式當天,盡管雷聲大作,卻未發生一次停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鞠華國感嘆:“多虧了新建線路,放在五年前肯定會停電!”
如今,困牛山片區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9.96%,戶均年停電時間僅0.08小時,戶均配變容量提升至2.89千伏安,為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銅仁供電局還結合老區紅色旅游開發規劃,提前布局景區供電設施。在困牛山戰斗遺址紀念園、甘溪紅軍烈士紀念碑等紅色景點周邊,新建專用供電線路2條,安裝應急電源3臺,確保紅色旅游景區供電“零中斷”,為老區紅色文旅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服務賦能:電力激活產業“一池春水”
“今年春茶產值預計增加30%!”作為困牛山村級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鞠華國高興地說。之前由于加工車間用電容量不足,合作社常面臨“旺季產不出”的困境。
得知情況后,銅仁石阡供電局組織“黨員服務隊”主動上門,僅用7天就完成250千伏安變壓器增容及線路改造,并開通“小微企業辦電綠色通道”,大幅簡化流程、降低成本。如今合作社新增3臺茶葉加工設備,年加工能力從5噸提升至10噸,帶動周邊86戶茶農戶均年增收超1.2萬元。
銅仁石阡供電局工作人員在困牛山村開展客戶走訪。任俊旭攝
類似的故事,在困牛山不斷上演。在電力的賦能下,困牛山“一場兩帶三園”的發展藍圖正逐步顯現:26戶村民的小作坊接通足額動力電,5個養殖場用上智能飼料加工設備,電商服務站實現24小時供電保障。張國玉展示著手機后臺數據說:“去年幫鄉親賣出10多萬元山貨,沒有一筆訂單因斷電耽誤!”
針對困牛山村特色產業,銅仁石阡供電局推出“產業用電專屬服務”,為農業企業提供從用電診斷到方案定制的全流程支持,為返鄉創業農戶設立24小時熱線,上門服務。目前已為3家農業合作社、50余戶創業農戶解決用電問題,助力形成“茶葉種植+生態養殖+紅色旅游”的多元產業格局,激活了老區產業振興的“一池春水”。
數據見證發展,2019年至2024年,困牛山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0860元躍升至1804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5.2萬元增長至37萬元。“以前種玉米累還不掙錢,現在開民宿、賣茶葉,掙錢輕松了許多!”村民蔡長貴感慨道。
民生溫度:用光明守護“幸福之路”
“現在晚上院里和串寨路上亮堂得像白天一樣,出門方便多了,晚上也熱鬧起來了!”村民蔡朝英說起剛剛安裝好的太陽能路燈,臉上洋溢著舒心的笑容。
新安裝的150盞太陽能路燈,在群山環抱的困牛山中格外明亮:干完農活的村民扛著鋤頭,踏著明亮的光影,有說有笑;幾個晚歸的村民騎著摩托車,安全行駛在明亮的歸家路上;村口小廣場上,孩子們歡快追逐嬉戲,老人們坐在燈下嘮著家常,紅色農莊也在路燈的裝點下煥發新的活力……
石阡供電局工作人員在困牛山村開展路燈建設。王世遠攝
路燈不僅照亮前方的路,更能溫暖村民的心。銅仁供電局結合困牛山村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積極向上級申請幫扶資金22.5萬元,推進該村亮化工程建設,建成太陽能路燈150盞,為村里333戶1234名群眾夜晚出行提供了便利。路燈已于今年9月安裝完成并投入使用。
如果說,路燈是村民們夜晚出行的“守護者”,那么剛剛“駐進”困牛山的充電樁就是村民和游客們出行的“能量站”。
“沒想到偏遠山村也有充電樁,再也不擔心返程電量了!”來自貴陽的游客吳芳欣喜地說。
隨著新能源汽車日益普及,銅仁供電局聚焦困牛山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需求,積極布局新能源充電樁進村,配置了2臺60千瓦直流快充設備和1臺7千瓦的交流慢充,可實現多車同時充電,讓前來參觀紅色遺址的游客和當地村村民充電無憂。
銅仁石阡供電局工作人員現場指導車主正確使用充電樁。任俊旭攝
“充電樁‘駐村’是順應綠色出行的重要舉措,我們將持續加大建設力度,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便捷充電服務。”銅仁石阡供電局總經理姜全彬表示。在困牛山村充電樁布局中,探索創新建立充電樁項目收益反哺機制,將部分充電所得費用專項用于該村道路修繕、公共設施升級等項目建設,真正實現“充電設施建在鄉村、收益回饋鄉村發展”。(陳舉、陳廈華、王世遠、任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