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清鎮:雷霆亮劍 筑牢平安“防護盾”

白露過后,清鎮的晨雨和涼意被烈日驅散,紅旗路人民廣場上卻涌動著比驕陽更熾熱的熱情。9月9日,貴州省清鎮市“雷霆亮劍·護航平安”社會治安集中整治行動暨平安清鎮建設誓師大會在此拉開帷幕——300余名來自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等多部門及各鄉鎮(街道)的干警、干部組成整齊的方隊,以昂揚姿態接受全市人民檢閱。
這場聲勢浩大的誓師大會,不僅是平安清鎮建設決心的公開宣告,更正式開啟了該市社會治安集中整治行動的新篇章,一系列聚焦民生、覆蓋全域的安全舉措也隨之落地,為城市筑牢堅實安全防線。
清鎮市“雷霆亮劍·護航平安”社會治安集中整治行動暨平安清鎮建設誓師大會現場。
司法護航“少年志”:“陽光護航站”九年守護成長路
金秋開學季,占地約50平方公里的貴州(清鎮)職教城迎來數萬名學子,而守護他們健康成長的,是清鎮市人民法院“陽光護航站”織就的司法保護網。自2016年9月以來,這個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為核心原則的綜合服務平臺,已堅守守護初心整整9年。
9年間,“陽光護航站”以法定代理人出庭、社會調查、心理咨詢輔導等基礎服務為依托,構建起六大核心保障制度:法定代理人參與訴訟制度,切實保障未成年人訴訟權益;社會情況調查報告制度,為司法裁判提供精準事實依據;“寓教于審”制度,將法治教育深度融入案件審理全過程;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為失足少年保留未來發展空間;“三優先”制度,確保未成年人案件高效辦理、快速推進;延伸審判職能制度,推動司法保護向社會幫扶領域延伸。通過整合社會力量開展聯合幫教,平臺已形成集法律咨詢、心理疏導、防控幫教、司法救助于一體的綜合保護體系,讓法治陽光始終照亮青少年成長之路。
清鎮市社會治安集中整治行動警車巡游場景。
法律援助“暖民心”:便民舉措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不用多跑路,手機上就能申請法律援助,太方便了!”這是清鎮市民對司法服務的真切感受。為讓群眾在司法活動中感受到溫度,清鎮市司法局從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入手,推出一系列惠民舉措,讓法律援助真正走進群眾生活。
線上服務渠道持續拓寬,“12348貴州法網”平臺被廣泛推廣,群眾通過手機、電腦即可便捷提交法律援助申請,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全市通辦”機制打破地域限制,對不屬于受理范圍的申請,在征得群眾同意后及時轉交有管轄權的機構,并全程跟蹤辦理進度,確保“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容缺受理”模式則為群眾“減負”,對基本條件符合、主要材料齊全但缺少次要材料的申請,實行“先受理、后補交”,大幅縮短群眾等待時間。
針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司法局專門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嚴格落實“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并推行“告知承諾制”減少證明材料提交。這些細致入微的服務,讓法律援助成為守護公平正義的“暖心屏障”,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清鎮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在清鎮職校開展“大法治”課場景。
多維整治“筑防線”:全方位提升社會治安治理效能
如果說司法護航與法律援助是平安建設的“暖心細節”,那么覆蓋全域的社會治安整治行動,便是守護清鎮安全的“硬核力量”。從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到公共安全監管,從風險防控到政法機關滿意度提升,清鎮市以多維度舉措,全方位筑牢民生安全防線。
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上,清鎮市聚焦違法犯罪打擊防范能力提升,完善公安武警聯勤武裝巡邏“四項機制”與“135”快速反應機制,確保突發事件第一時間高效處置;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嚴懲涉黑涉惡、侵害婦女兒童權益及黃賭毒等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加強重點部位巡查與季節性犯罪整治,從源頭鏟除違法犯罪滋生土壤。針對電信網絡詐騙這一群眾“痛點”,全市開展全鏈條打擊,嚴格銀行卡開卡程序,重點整治涉案率高的網點,全力降低“兩卡”涉案率;面對非法集資風險,始終保持高壓打擊態勢,通過強化排查摸底與社會宣傳,提升群眾識別防范能力,守護好群眾“錢袋子”。
公共安全監管領域,各項專項行動扎實推進:鐵路護路聯防深入開展,鐵路安全知識“五進”宣傳覆蓋中小學生,夯實鐵路安全群眾基礎;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持續發力,嚴厲打擊“三超一疲勞”違法行為,同時加強水上交通執法,嚴查船舶非法載客與“三無”船舶作業;“護校安園”行動精準聚焦校園安全,推進校園智能安防建設,結合開學季、安全教育日等關鍵節點,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開展安全宣傳教育與應急演練,為師生營造安全的校園及周邊環境。
在風險防控與政法機關滿意度提升方面,清鎮市堅持源頭治理,傳承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對重大事項、重大決策、重點工程全面實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政法機關則以“規范”與“便民”為核心,開展涉民生、小標的案件專項執行行動,依托“紅楓?民安藍盾”工作室推進聯合接訪,傾聽群眾訴求;公安窗口優化服務流程,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建立監督機制收集群眾意見;繼承權公證流程簡化、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升級,一系列舉措讓群眾在每一次執法司法服務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與便捷高效。
清鎮三中(中環校區)法治副校長為學生開展主題講座。
創新治理“謀長遠”:綜治中心繪就平安建設新圖景
社會治理關乎千家萬戶平安,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為夯實平安清鎮建設根基,清鎮市不遺余力抓實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打造平安建設核心樞紐。今年6月19日,清鎮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完成規范化建設并揭牌運行,通過資源整合與機制創新,為社會穩定筑起堅實屏障。
該中心位于清鎮市政務服務中心,由接待區、多元化解區、指揮調度區等功能區域構成,整合了公、檢、法、司等12家常駐部門和衛健、教育、民政等10余家輪駐部門力量,實現群眾辦事“最多跑一地”,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運行過程中,針對治理痛點,中心創新推出“一引二辦三調四裁五兜底”五步工作法,構建起“受理-分流-處置-反饋-核查-回訪”閉環機制,15分鐘內即可精準匹配群眾訴求與責任部門,聯動專業力量高效化解糾紛。自揭牌運行以來,中心已累計辦結矛盾糾紛案件8204起,辦結率達92.53%,成功化解20余起疑難信訪案件。
下一步,清鎮市政法戰線將牢牢把握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把專項治理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緊密結合,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傾聽群眾聲音、回應群眾期待。從誓師大會的莊嚴承諾,到司法保護的細致入微;從治安整治的雷霆行動,到便民服務的溫暖舉措,清鎮市正以堅定的決心、務實的行動,朝著“更高水平的平安清鎮”目標穩步邁進。(圖/文 楊洪金、沈建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