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事體驗、田園藝術表演……貴州龍里:梯田“盛宴”鬧秋收

金秋時節,稻浪翻滾,瓜果飄香。在貴州龍里縣灣灘河鎮石頭村梯田之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豐收慶典熱烈上演,農事體驗、田園藝術表演為游客帶來一場視覺、聽覺、觸覺全方位的“盛宴”,大家享農趣、鬧秋收,共同感受豐收的喜悅。
民族服裝走秀現場。
在田園藝術表演現場,層層疊疊的稻田變身天然T臺,“模特”們踏著優美的步伐,行走在蜿蜒的田埂上,身后是金燦燦的待收稻谷,眼前是絢麗的民族服飾,自然與人文在田間完美交融,構成一幅流動的豐收畫卷。
民族服裝走秀現場。
“打稻谷、打糍粑、剝包谷”組成的農事體驗“鐵人三項”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與。大家體驗著最原始的稻谷脫粒方式,齊心協力捶打香甜糍粑,手指翻飛快速將玉米粒脫棒,親身體驗傳統農耕文化的魅力。
游客在體驗打稻谷。
“剛剛體驗了打稻谷,體會到農民伯伯的辛苦勞作,也感受到豐收的喜悅。”來自貴陽的游客何玖瓊說。
“非常熱鬧,看到打糍粑,就回想到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糍粑軟糯香甜,特別好吃。”游客齊興敏高興地說。
游客體驗打糍粑。
摸魚大賽更是嗨翻田間。在水田區,孩子們拿上“裝備”,赤腳下田,魚兒在水中靈活穿梭,孩子們的小手在水中摸索,每抓到一條魚,便興奮地歡呼雀躍,享受抓魚的樂趣。
孩子們在體驗抓魚。
“第一次抓魚,抓到了4條,很開心,很有趣,是很不一樣的體驗。”參賽小朋友吳佳軒說。
小朋友在展示自己的成果。
夜幕降臨,晚間音樂會繼續在田間回蕩,藝術家們以稻田為背景,奏響一曲曲歡快悠揚的旋律,樂聲譜寫出一首豐收交響樂,讓游客們感受自然的饋贈與豐收的喜悅。
田間音樂表演現場。
近年來,貴州龍里不斷深化粵黔協作,通過規模化稻田養魚,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種植模式,同時結合梯田美景,不斷打造當地避暑旅居新地標。今年,全縣養殖稻田魚7130畝,預計產量達42萬斤,產值達1100萬元,水稻種植面積有10.63萬畝,預計總產量可達5.37萬噸,綜合產值約1.93億元。(文/圖 張登艷、王家麗)
打卡合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