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融合”工作法促貴州石阡教育提質增效

自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與廣東省東莞市厚街組團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以來,兩地始終以“硬件筑基、軟件賦能”為雙輪驅動,將教育協作作為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不僅提升了石阡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還為當地教育注入了新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有力促進了石阡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萬江第二中學捐贈。
硬件筑基,補齊短板優環境。兩地在教育協作中始終聚焦大力推進校園新建和改造和教學設備更新來補齊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薄弱環節。推進校園新建和改造。針對部分學校存在的危樓安全隱患和區域教育發展規劃,對部分學校進行新建或整校搬遷,優化教育資源布局。2021年以來累計投入粵黔東西部協作資金1430萬元,改擴建石阡縣民族中學等學校4所,整體搬遷新建學校1所,不僅改善了辦學條件,創造了更加安全、舒適的教學和學習環境,還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硬件保障,讓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范圍不斷擴大。多方參與教學設備更新。圍繞教育現代化發展需求,粵黔東西部協作資金投入235萬元用于學校信息化設施的全面升級,為石阡縣民族中學、石阡縣中等職業學校、汪河小學等3所中小學配備了教學儀器設備,極大滿足了學科教學需求。2021年以來,在教育方面累計收到東莞及周邊地區社會各界捐贈助學資金及物資共計595萬元,其中在“萬水阡山”愛心助學公益行活動推進下,厚街組團企事業單位捐贈愛心物資286萬元,資助石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76名。
新版PEP小學英語教材培訓。
軟件賦能,多元發展提質效。石阡與厚街立足教育內涵發展需求,通過建立機制和人才培育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兩地教育理念深度交融。創新體制機制。通過建立厚街組團、石阡兩地幫扶工作定期通報制度,不定期向對方通報協作工作進度和動態,隨時掌握協作工作推進情況和成效,確保各項合作項目能夠長期穩定推進,為石阡教育的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加強人才培育。兩地積極搭建學校結對幫扶、教師結對交流平臺,通過選派石阡骨干教師前往厚街優質學校跟崗學習和厚街組團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到石阡支教等“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促進了兩地教育人才在專業技能上的互補與共促,為教師隊伍整體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以來,在東西部協作教育人才“組團式”工作推進下,石阡與東莞8對結對學校扎實開展教育教學及文化交流。東莞市21名教師在石阡縣開展愛心支教工作,縣選派26名骨干教師前往厚街跟崗學習,兩地教師合作完成5個課題研究,有效破解了石阡教育在教研力量薄弱、信息獲取滯后等方面的難題,讓教育協作從“輸血”向“造血”轉變。
梁敏玲組織學生進行戶外寫生。
下一步,石阡·厚街組團將秉承“石阡所需,組團所能”原則,讓“二維融合”工作法在教育協作的深度和廣度上持續發力,推動石阡教育質量實現跨越式提升,為當地培養更多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持續為石阡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圖/文 白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