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州市:激活老舊小區治理新效能
盤州市是全國資源型城市重點轉型城市,轄區內礦區老舊小區眾多,年代久遠,設施老化,環境較差,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同時也增加了管理的難度。為此,盤州市以黨建為引領,通過地企共建、社會參與、群眾共治等多維度舉措,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老舊小區治理之路。
黨建引領,凝聚治理核心力量。盤州市將黨建工作融入老舊小區治理的各個環節,在各社區建立健全黨建工作網絡,成立小區黨支部或黨小組,讓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小區的每一個角落。以勝境街道為例,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召集人,建立地企共建聯席會議制度,將轄區內火燒鋪礦等大型國有企業以及中志浩集團等非公企業納入成員單位。通過“一月一溝通、一季一商議”的方式,定期對地企融合發展、城區發展規劃、公共衛生服務共享等問題開展共商共議,凝聚發展合力。同時,開展“黨員示范戶”“黨員先鋒崗”等創建活動,鼓勵黨員亮身份、作承諾、當表率。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黨員積極帶頭參與政策宣傳、民意收集和矛盾協調工作。通過組織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為小區居民提供義務勞動、關愛幫扶等服務,增強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今年以來,召開溝通協商會議3次,協商解決社區治理問題4個,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62次,惠及群眾8000余人次。
地企共建,破解治理難題。為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老舊小區治理中的作用,積極推動地企共建模式。以翰林街道(干溝橋片區)為試點,強化地企聯動發力。在“三供一業”改造分離移交工作中,支持企業使用專項資金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由企業投入資金用于該片區老舊小區“三供一業”改造項目,配套建成新春路、幼兒園、老年活動中心等設施,有效解決了“一老一小”問題,極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同時,整合“老舊廠區”改造項目。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啟動原盤江礦機公司廠區改造盤江文化園項目,項目配套建設足球場、電影院、室內運動館、健身步道、停車場、景觀綠化等設施,實現了閑置廠房租賃盤活,提供就業崗位300余個。在勝境街道,街道和火燒鋪礦整合5000余萬元資金,對練山坡社區和大麥地社區開展老舊小區改造3100㎡,修繕礦區道路6條,全面提升了居民生活質量。
社會參與,激發治理活力。為拓寬老舊小區治理的資金和資源渠道,盤州市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治理工作。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小區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合作等方式,引入專業的社工力量為老舊小區提供養老、助殘等多樣化服務,盤州義工聯合會充分用好自身鏈接社會資源的優勢,在政府的支持下和社會各類資金的資助下,積極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活動,惠及人群達600余人。吸引企業參與小區建設和運營,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選擇有實力、有經驗的企業參與項目建設,確保改造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對于一些改造后的老舊小區,通過打造商業配套設施,吸引企業投資經營,實現小區的自我造血和可持續發展,既方便了居民生活,又為企業創造了商業機會。
群眾共治,提升治理成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老舊小區改造和治理過程中,廣泛征求群眾意見,讓群眾參與決策。通過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問卷調查、社區公示等方式,充分了解群眾的需求和意愿,將群眾的意見作為制定改造方案和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據。在紅果街道平川社區鐵路小區改造過程中,議政代表多次深入小區,收集居民關于車輛亂停放、飛線充電、路燈不亮、污水亂淌等問題的意見,并協調相關部門爭取資金進行改造,23項社區治理議題協商落地見效;建立社區議事廣場,收集居民社區治理意見建議20條,化解矛盾糾紛31件。在改造過程中,根據居民意見,規劃了停車位,安裝了健身器材、帶充電樁的摩托車棚等設施,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住得更安全、更舒心。
來源:貴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