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松桃:阡陌煥新顏 路暢產業興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秋收已至,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水稻高效種植示范基地里穗浪飄香,一輛輛收割機滾刀飛旋,將金黃的稻谷收割、脫粒,機器儲藏倉內顆顆谷粒飽滿喜人,乘著金秋晨風被運輸車拉往曬谷場。
農機手操作農機收割水稻。謝慧芳攝
入秋以來,松桃的葡萄、桃子、水稻等農產品相繼成熟,公路上運輸車輛穿梭如織,滿載著金秋的豐產來來往往,田間地頭,院壩糧倉,一派秋收的繁榮景象。
搶出來的豐收果實:從“人工肩挑”到“機械收割”
“以前坑多路窄,收割機下田不易,運糧車也疲于顛簸,一些農戶在自家散田種的稻谷只能靠扁擔、籮筐挑出來,有時候一場秋雨下來,收谷不及時,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糧食爛在地里。”烏羅鎮副鎮長向萬成說。
為解決水稻種植地分散、收割難、搶收慢三大難題,烏羅鎮立足萬畝大壩優勢,打造水稻高效種植示范基地,為全面推進水稻高產示范奠定堅強基礎,賦能鄉村振興。據統計,烏羅鎮岑司大壩今年示范種植1800畝,以科研助推水稻優種優育,科技賦能松桃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國道352線邊坡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現場。楊子依攝
2025年,松桃公路管理段加大公路路面提質升級力度,對國道352線、國道242線先后實施了共23.2公里的公路路面改造工程,為松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路網支撐。
“國道352線不僅連著烏羅大糧倉,還連著梵凈山旅游旺地,國道242線是松桃茶葉、桃子、辣椒等產業園區交通要道。這兩條路每天過往省內外運輸車、客運車數量眾多,部分路段坡高彎急,交通壓力大,安全責任重。今年工程項目,我們在安全提升上重點著墨,有力保障群眾出行安全。”項目業主辦主任孫國祥介紹。
據悉,此次安全提升,松桃公路管理段治理邊坡地質災害隱患點5個,在彎道處增設了雨霧警示燈558盞;吸能防撞端頭54個;三級波形防撞護欄6816米;災害預警叫應系統4臺。通過項目實施,大幅提高了公路的安全保障能力。
依托國道352線出行便利,“農機路”通到田埂邊,運糧車開到場院旁,這條田間產業路允許大型聯合收割機自由進出,重卡、農用車開到地頭,收割稻谷即刻裝車,大大降低運輸損耗和時間成本,實現水稻高效收割、及時搶收,大幅提高農業抗災能力。
國道352線貫穿水稻高效種植示范基地。謝慧芳攝
“我家就住在烏羅,聽說這里在招人,就來了。每天忙完還有時間給家里小孩做飯,干活顧家兩不誤。”國道352線烏羅鎮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現場,一位手持鋼筋的建筑工人田新軍向筆者說道。
據介紹,2025年,松桃公路管理段先后對國道352線、國道242線實施的路面改造工程采用“培訓+上崗”方式,通過以工代賑吸納周邊群眾50人,發放勞務報酬24萬元。
現在,沿著國道352線和國道242線出發,急彎路段隨處可見并列回旋的霧燈警示駕駛,邊坡上新掛的防護網閃閃生輝,標志標線醒目亮眼,波形護欄寬大厚實,邊坡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現場機械轟鳴,完工在望,坡下的災害預警叫應系統如同公路守衛,佇立一角護航過往司乘。豐收的糧車在國道352線公路上穿行不息,載著香甜的烏羅稻米馳往糧倉。
時令蔬果增財富:從“線下叫賣”到“線上直售”
“做水果生意,貨物配送是盈利的大前提,甜桃保鮮時間短,外皮又嬌嫩,運輸時間如果過長會導致水果品質受損,價格跳水。”春雨甜桃基地負責人余永紅說。
春雨甜桃綴滿枝頭。楊子依攝
近日,松桃縣內的秋雪甜桃、巨峰葡萄等秋季水果開始陸續上市,公路沿線的商店里各色水果鮮甜透亮,顧客往來不絕,產業園內,印著專屬商標的快遞盒里裝滿了精選優果,正在進行排隊裝車。
國道242線旁繼梅葡萄園,國道352線旁春雨甜桃基地是松桃縣內兩個大型水果產業園區。春雨甜桃基地占地600畝,畝產值約2.2萬元,今年以來,累計給附近村民發放勞務費60余萬元。繼梅葡萄園占地200畝,常年吸納村民穩定就業,季節性用工高峰時達50余人,務工村民人均年增收近2萬元。
為助力鄉村振興,帶動群眾增收,松桃公路管理段在國省干線建設上積極謀劃,構建“路產融合、產業強縣、興產富民”融合發展新模式,管養公路與高速公路、農村公路等交通網絡共同建立成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交通毛細血管遍布十里八鄉,黔貨出山速度越來越快。
余永紅說:“路好了,我們的桃子身價也高了。”物流配套完善后,春雨甜桃基地除在線下聯系收購、設置攤點外,還在抖音、微信等平臺開通賬號,通過朋友圈、短視頻、廣播電視等線上銷售方式吸引了眾多顧客,熱銷時期每天可裝車發貨3000余箱甜桃。
獼猴桃產業園區內果實累累。楊子依攝
晴空萬里,樹影婆娑,自駕游愛好者楊俊駕車沿著旅游公路行駛,車行不遠,路旁葡萄園采摘招牌吸引了他。
“近些年,縣內游客數量明顯增多,騎行旅客、外地觀光游客每天在我們園區門外的路上來來往往,我們提供采摘體驗項目,打造生態農莊,讓游客逃離城市喧囂,享受田園生活。”繼梅葡萄園負責人唐繼梅說。據悉,通過線上渠道宣傳推廣,繼梅生態農莊名聲漸起,八月以來,園區日均接待游客50余名,繼梅葡萄成為松桃秋季熱銷的金牌水果。
國道352線旁,與一處獼猴桃種植基地隔路相對的孟溪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內,一群工人正在進行揀果裝車,一筐筐新鮮獼猴桃整齊地碼放在車廂里。
“我們每年都在這里裝車,已經和服務區的工作人員形成默契,獼猴桃摘下來后,都是從孟溪直接發貨,這里工作人員會提醒我們安全過路,下班還會來稱幾斤回去嘗嘗。”負責獼猴桃運輸的司機吳杰說道。
“公路基礎建設完成后,我們著力做優做細,通過安全提升、植樹補綠、驛站服務等舉措來提升群眾出行安全感和幸福感,助力地方農業、文化、旅游等產業高速發展,為松桃經濟建設添磚加瓦。”松桃公路管理段黨支部副書記楊路勝說。
與孟溪服務區隔路對望的獼猴桃產業園。楊子依攝
伴隨著公路路網不斷完善,松桃各類產業正乘著互聯網東風迅速發展,茶葉、油茶、蛋雞、肉牛、苗繡、苗銀等產業逐漸形成清晰成熟的產業鏈,為農村創業青年、電商從業者、返鄉農民工等群體提供廣闊的就業平臺,全縣農產品、鄉村旅游、民俗產品等總體網銷額逐年增長。
面對筆者,唐繼梅笑著說:“我為家鄉這些年變化感到自豪,秋天一到,路上車來車往,裝的都是這片土地產出來的東西,看著松桃越來越好,我心里比吃了葡萄還甜。”(胡偉、楊子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