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月 貴州平塘學生沉浸式體驗“中國天眼”科技魅力
今年九月是首個全國科普月,作為“中國天眼”所在地,貴州省平塘縣各中小學依托獨特的天文科普資源開展研學活動,讓學生沉浸式感受天文科技魅力,觸摸科學家精神。

參觀天文體驗館。
9月17日,中國天眼景區天文體驗館迎來平塘縣第四中學600多名學生。學生們認真聆聽講解,了解FAST建造歷程以及各類天文知識,體驗、探索天文奧秘。

參觀天文體驗館。
平塘縣第四中學學生姚思思說:“我們觀看了天象影院和了解了八大行星,近距離觀看了‘中國天眼’,我對這一類的知識更有深刻的了解,通過這次活動,我了解了我國天文事業越來越強大和進步,我為我們的國家感到驕傲和自豪。”
隨后,學生來到南仁東紀念館,了解“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二十余載砥礪研制大國重器的故事,深刻感悟堅守、奉獻、創新的科學精神。

南仁東紀念館參觀現場。
“我感受到了南仁東爺爺的執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作為新時代少年的我們,我們應該向南仁東爺爺學習。”平塘縣第四中學學生陶緒虎說道。
“搭建‘天眼’的時候,把我們六個復展支柱給等距離地排布,然后把我們這一口大鍋給支撐起來……”
在貴州偉泓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學生化身“工程師”,搭建“天眼”模型,將散落的零件一步步變成一個個精巧的“迷你天眼”,在動手實踐中感知科學原理。
平塘縣第四中學學生韋說:“這讓我感到非常新奇,在搭建‘天眼’的過程中,我對‘天眼’的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這讓我對天文知識更感興趣了。”
“在搭建‘天眼’模型的過程中,讓我感到這是很困難的,精準度很高,讓我聯想到南仁東爺爺當時搭建的過程是很辛苦的。”平塘縣第四中學學生張忠雅說道。
作為“中國天眼”所在地,平塘縣近年來依托獨特的天文科普資源與旅游景觀,成功形成了以紅色資源吸引人、科研精神感染人、研學產業留住人的綜合效應,成為新興的紅色旅游目的地。同時,圍繞“中國天眼·研學首選”定位,全力打造特色研學品牌,持續探索“旅游+研學”融合模式,讓平塘逐漸成為全國中小學生天文研學的“首選地”。

搭建“天眼模型”現場。
貴州偉泓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常務副校長王盛昌表示:“我們是依托‘中國天眼’這個IP,開設有天文科普類、自然教育類的課程,天文科普里面我們主要通過一些比如模型搭建、模擬天眼工作原理收發系統這種課程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互動式的體驗式的教學,增強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依托“中國天眼”這一世界級科普資源,近年來,平塘縣各中小學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活動。學生們通過實地參觀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深入學習射電天文、宇宙探測等前沿科學知識,感受大國重器的科技魅力,有效激發了青少年對天文科學的濃厚興趣。

搭建“天眼模型”現場。
平塘縣第四中學老師劉小茶說:“帶學生來這里進行研學,也是我們學校歷年來的一個傳統,因為‘中國天眼’就坐落在我們平塘本地,它為學校提供了一個家門口的優質天文科普資源,學校也希望通過這種實地體驗讓學生們能夠跳出課本,更加直觀深入地學習科學知識和天文知識,也讓抽象的科學概念能夠變得可觸可感。”(圖/文 何明珠、廖毓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