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支隊伍“機”情對決!2025年貴州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開賽
9月20日,由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貴州省教育廳、共青團貴州省委聯合主辦,貴州科技館(貴州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承辦的2025年貴州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在貴州師范大學拉開帷幕。

比賽現場。
本次競賽作為貴州省首個“全國科普月”系列活動及2025年全省中小學第十八屆“貴青杯”系列活動之一,今年自開展以來,共吸引全省9個市州120所學校、580支隊伍、超過8000名青少年積極參與。
競賽包括虛擬機器人競賽(線上賽)和線下機器人競賽,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共同掀起了一場青少年機器人競技的熱潮。經各地層層選拔,最終300余支隊伍的1000余名優秀選手成功晉級決賽。

比賽現場。
線上賽已于9月13日率先啟動,線下賽圍繞AI創無界、超軌普及賽、MakeX機器人挑戰賽等6個賽項展開激烈角逐。
比賽現場,選手們大展身手、各顯神通,或俯身調試機器人零件,或圍坐討論編程邏輯,或緊盯屏幕校準運行軌跡,專注的眼神里寫滿對科技的熱愛與探索。
剛剛結束首輪比賽的韓柏序來自貴陽市甲秀小學五年級,此次,他和另外三名同學組隊參加了腦科學人工智能挑戰賽。四個人中一人為腦控手、一人為投擲手、一人為遙控手、一人為編程手,大家需要協作完成循跡、取物、投擲等任務,爭取更多得分。

比賽現場。
韓柏序負責的是腦控手,他需要用腦電波激活投擲器。“比賽的時候,我就趴在地上睡覺,越放松越能達到規定的腦電波閾值,投出得分物。”韓柏序說,為了這次比賽,大家都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在一次次的訓練中,大家的協作能力和動手能力更強了。
“腦科學人工智能挑戰賽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賽項,綜合了對選手車體結構設計、編程、大腦專注度控制、團隊協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考察。”貴州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裁判長韓濤介紹,今年的7個賽項可以分為三大類別:操控對抗類、任務循跡類及合作類,對選手的考察各有側重。

比賽現場。
貴州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十屆,參賽人數從第一屆的200多人發展到如今的1500多人。在連續十屆參與裁判工作的韓濤看來,競賽項目的普及性和技術含量逐年增加,選手們的整體水平也大幅提升。
“為了這次比賽,我們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的學生都對機器人非常感興趣。”此次帶隊參加比賽的沿河自治縣第六完全小學老師杜典軍說:“學校為此專門開設了編程課,通過相關課程培養了學生手腦合一的實踐能力、邏輯思維和創新精神。孩子們現在更有自信,做事更專注,對科學知識興趣更濃。”

比賽現場。
十年來,貴州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賽事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已成為貴州省發現和培養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普及科技知識的品牌項目之一。競賽旨在提升青少年科技素養,鼓勵更多青少年在電子、信息、自動控制、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領域進行學習、探索、研究和實踐,培育和發掘優秀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后備人才。
未來,省科協將持續完善組織模式與活動內涵,繼續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延伸賽事服務網絡,讓更多青少年參與科技實踐活動,為貴州青少年努力打造高水平科技交流平臺。(圖/文 岳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