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寧縣白馬湖街道:田間直播打開地蘿卜銷售“新通道”
金秋時節,丹桂飄香,正是豐收的好時節。在鎮寧自治縣白馬湖街道田其村,連片的地蘿卜迎來了豐收季。不同于往年的傳統銷售模式,今年農戶們把直播間搬到了田間地頭,讓新鮮的地蘿卜通過網絡走向全國,既打通了產銷鏈路,也為農戶增收致富注入了新活力。

種在高山上的地蘿卜。
走進白馬湖街道田其村的地蘿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翠綠的地蘿卜藤蔓長勢旺盛,藤蔓之下,一個個汁水飽滿的地蘿卜猶如“寶藏”靜待采收。田其村村民羅金關所種的地蘿卜目前正開始大面積采收,村民們正手持鋤頭,輕輕撥開表層泥土,一個個外皮光滑、體型飽滿的地蘿卜便顯露出來。隨手撕開一個,雪白的果肉汁水充盈,盡顯優質品相,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戶臉上。地蘿卜的種植期需要10個工人左右,現在的成熟期每天需要雇傭五到8個工人進行采收。村民王文芬說:“平時是來剪藤條、打花、剪花,現在成熟了就每天來挖地蘿卜,每天從早上8點上到晚上6點,每天的工資100塊。”

已經采摘的地蘿卜。
兼具水果清甜與蔬菜脆爽的地蘿卜近年來成為市場新寵,備受消費者青睞。針對這一特性,羅金關索性在地里開起了直播,帶動地蘿卜銷售。“貴州高山偏坡地黃沙土種植的水果地蘿卜,有喜歡吃我們家鄉這種水果地蘿卜的老鄉,可以點進我們直播間了解一下……”手機支架架在田埂上,羅金關面對鏡頭熱情地介紹著地蘿卜(涼薯)的優點,直播間熱鬧非凡,下單的顧客更是絡繹不絕。

農戶正在采摘。
羅金關介紹:“一個朋友在這邊把銷售地蘿卜的視頻發到網上,感覺生意還挺好的,就想著學習一下。2023年開始做的直播,今年自己大概種了20畝地,畝產量在4000斤左右,20畝地產量大概在8萬斤左右,每天直播時間一般在6-8個小時,平均一天的(交易量)在300單,最多的時候在400單左右,網上銷售的單價4-5元/斤。日均銷售額為幾千元,多的時候可以達到1萬多元。”從“街邊擺攤”到“田間直播”,改變的不僅是銷售方式。通過鏡頭,消費者能直觀看到地蘿卜的生長環境與品質,打消了購買顧慮;對農戶來說,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既穩定了銷量,也提高了收益。憑借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新模式,今年羅金關家的地蘿卜種植收益能達到20萬元左右。

羅金關正在直播。
小小的地蘿卜,一頭連著農戶的“錢袋子”,一頭連著消費者的“菜籃子”。田間直播用手機架起了地蘿卜走出鄉村的“橋梁”,這種接地氣的銷售方式,不僅讓特色農產品有了新銷路,也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題,帶動了農戶增收。(文/圖 楊吟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